| 開根好 SquareGood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愛在滿格時》:在蒙古草原,傳遞我綿延不絕的思念

不論是想要感受蒙古的草原風光、令人動容的父子情,或是單純想要從電影中獲得溫暖,《愛在滿格時》都不會讓你失望。就讓這部電影用90分鐘的時間,帶你到充滿外族風情的蒙古,來一場溫暖人心的異域之旅吧。

小說、思想與社會的共振:讀《文化與帝國主義》

薩依德的《文化與帝國主義》一書,是一本細膩蒐集、解讀許多資料的著作,對於「文化」與「政治」的關係,以及從十八世紀「小說興起」時代持續到現代的「帝國主義」的構造,帶來了非常豐富的啟發。

藜麥旋風:高蛋白、無麩質,能餵飽世界,但原產地居民現在卻吃不起?

藜麥、酪梨在二十一世紀開始風靡全球,這些半個世紀前乏人問津的食物,一躍成為大眾搶著吃的「超級美食」。的確這些食物有著好的營養價值,符合許多人健康的飲食需求。但這種食物旋風,對原產地帶來諸多不良的影響。

報酬的矛盾:消失也沒人困擾的工作,卻有較高的報酬?

新冠肺炎疫情時,許多工作面臨停擺,但有一群人不只不能居家辦公,反而工作量還變得比以往更多。體現出這些工作對人類社會性的實質幫助以及重要性,而那些能夠居家辦公甚至停工的工作,就算消失了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影響。後者被稱為「狗屁工作」,然其薪水卻比較高,這種弔詭的情形是怎麼回事?

課本沒提的美國獨立革命:美利堅建國神話背後的黑暗面

美國獨立戰爭,真的單純是因徵稅問題而爆發嗎?起草、簽署《獨立宣言》的大人物,他們關心的究竟是誰的利益?或許我們可以從美國獨立戰爭的真相,一窺戰爭爆發背後的利益糾葛……

《記憶砌成的石階》:「我終於看到我的家了。但是,我的家好破碎……」

人氣網路作家雪羊,跟著一群布農族青年,踏上回到他們祖先故鄉的旅程。雪羊將過程的所見所聞,以及許多布農族的禁忌、傳統文化記錄下來。誠摯邀請你翻開這本書,看看動人的、發生在台灣山林裡的故事。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蚊子館:以行動破除地方「愴」生

你是否注意到,蚊子館感覺愈蓋愈多?這些蚊子館興建的本意都是好地,希望能透過與當地文化結合,以活絡地方並為地方帶來人潮。但為什麼常常弄出乏人問津的景點,事與願違?這種地方創生的失敗案例層出不窮,其中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呢?

《世界文字圖解簡史》:一窺隱藏在文字中的人類大歷史

為什麼要知道文字的演變?世界各洲、各區域之間彼此交流激發出的火花,深深影響著彼此的語言、文字、文化、生活習慣,也許我們不可能看懂每一種文字,但可以從當中挖掘很多有趣的人類發展歷程。

閱讀東歐史是個難以不共感的過程:談《共同體的神話》

《共同體的神話》正是補足東歐史長期缺席的重要著作,從哈布斯堡到近代民粹主義,當我們重新拼上這塊版圖後,終將會意識到夾在帝國邊陲的東歐是如何克服強權壓迫、族群清洗、排他情緒,以及今日在遙遠烏克蘭所形塑的「公民民族主義」從何而來。

《文化與帝國主義》:帝國主義仍在進行?我們如何能真正在思想上走入「後殖民」階段?

若把目光放回2023年的台灣,面對「雙語國家」的推行、「台語羅馬字」的常見認知、以及「電資醫牙」獨大的局勢,再回頭檢視過去400年來這座島做為「土著」被看待的歷史,《文化與帝國主義》的研究方法仍然值得被更多人細加品味、運用,乃至於在思想上真正走入「後殖民」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