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真正的公關,是一門關於「信任管理」的專業,是讓理念、行動與話語產生一致性的能力,助你「被看見」,還能「被理解」。
當我看著放在桌上的手機、打字用的鍵盤、以及是手裡拿著的每日精選咖啡,這都是我喜愛的事物,同時,我也隱隱知道一股隱形的力量在影響我的決定。
那是品牌、是生活型態、是某個人事物潛移默化中導引我遵循著這套生活模式和選擇,這些深具影響力的推手,就是作者丁菱娟在《超級影響者的密碼》中提到的:公關操作。
▌公關不只是隱惡揚善,而是「創造影響力」
有別於一般人過往對公關產業抱持的「隱惡揚善、操弄大眾」等負面形象,擁有超過三十年以上經驗的影響力導師丁菱娟認為公關是「信任管理」,是創造公司、品牌、人物的「一致性」。
為什麼舉目所見都是「公關」?
當我們拿著 iPhone,我們相信的不單只是產品的實用性,而是品牌背後代表的「創新」形象。放在嘴邊的星巴克咖啡杯,也絕對不只有咖啡豆的風味,反倒是它們所販售的服務與生活風格。
若我們細思自己深愛的品牌以及為何會選擇它們的原因,就會發現這些品牌細心建立的形象,讓消費者們認同並願意追隨。作者深信溝通可以改變世界,而要打造消費者信任的核心關鍵,正是透過專業的公關人員與使用者建立起溝通的橋樑。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崛起,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機會,也都能創造影響力,如何讓公眾人物、品牌或企業創造正向影響力,也正是公關人員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公關不只是工作,而是「思考方式」
我喜歡武俠小說裡面總說:劍法的最高境界,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
作者丁菱娟走過公關產業幾十個年頭,她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在這個產業如此長久的原因,是因為「公關」這門藝術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思考方式」。
誠如前段文字提到的「一致性」與「信任管理」。企業或品牌對於客戶的誠實溝通,就如人們之間的真誠交友,沒有人喜歡假面閨蜜就如沒有人喜歡品牌為了賺錢而欺騙粉絲。因此,公關往往是讓人認同你的品牌理念,變成自發性的推廣者,作者在《超級影響者的密碼》書中提到:
公關不是替你說話,而是幫你找到值得被相信的說法的人。
就好像「廣告」與「公關」的差異,乍看之下都是「推廣品牌」,前者是「說自己的好」並且透過付費管道增加廣度,後者卻是「讓別人說你好」,透過真心喜愛品牌或認同品牌的消費者、KOLs 為品牌背書。
《超級影響者的密碼》中,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舉例,是戶外品牌 Patagonia 為了宣導永續理念,推出了「Don't buy this jacket」的宣傳活動,提醒熱愛他們家衣服的粉絲,謹慎消費,鼓勵維修代替購買新的外套。看似反直覺的操作,卻讓消費者與品牌的認同度提高,反而吸引更多認同 Patagonia 理念的人變成產品的愛用者。
▌公關不只是推廣,還是面對危機的「最佳智囊」
除了正向宣傳外,公關還是「危機處理」的重要一環,當企業出現不樂見的危機,無論是惡意抹黑、產品或服務的失常、還是內部經營或管理的失靈,公關人員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讓媒體與品牌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是溝通者也是防火牆,面對刻意煽動的標題不隨之起舞,專注迎面而來的危機並解決問題。
成為影響者,公關永遠是品牌的一部分
《超級影響者的密碼》書中不只提到「公關」的底層邏輯和核心理念,作者也藉由無數次公關操作的經驗,分享面對媒體時的「實務面」頗析,例如記者在寫稿時總是先設標題再填框架,因此公關人員餵給媒體的標題就已是一門藝術,它必須要吸引眼球、不模糊焦點,卻也必須貼近現實而不是單純的標題殺人。
無論是溝通、還是回應,我認為公關就是如何用最有效且真誠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念並獲得認同,它也是當誤會產生時如何扛下責任與輿論壓力,讓擁戴者不失信心。
就算有些企業未必有屬於自己的公關部門,但它早已是品牌或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