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就不能瞞著我!對另一半的焦慮與不安,或許源自於童年的創傷
「我這麼用心了,為什麼還是得不到你的愛?」不要再說都是他們的錯,人生現在開始這樣過。
你目前做不到放下父愛的缺憾及放過自己,那也沒有關係,你就用你自己比較安心的步伐,陪著那個受傷的自己,繼續走下去。
閱讀《父能量》的過程,我也不斷地在與自己對話。有時需要讓自己休息一下,整理一下心情,才能繼續看下去。要面對心中的傷痛、治療傷痛,真的很難。
馮以量是我的典範。我們都是創作者,都學習薩提爾模式。前幾年我常去馬來西亞,最常聽見馮以量的名字,從讀者、聽眾與助人者口中聽說他的助人情懷,還有他演講的內容,都讓人感動與獲益。
許多人誤以為安寧只有安然逝去。事實上,在安然逝去之前,我們更在乎的是:活得像自己,到最後一刻!陪伴近萬個病人離世的謝宛婷醫師,最真摯而深刻的書寫。
「提問力」,是迎接未來變化、培養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關鍵,而「閱讀與家庭教育」是提問能力的起點。孩子的第一堂閱讀課,從家長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