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腳下土地到靈魂深處:一場橫跨內外的生命之旅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從腳下土地到靈魂深處:一場橫跨內外的生命之旅

從腳下土地到靈魂深處:一場橫跨內外的生命之旅

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我的身體,以烙著深深的土地與時間的印記‧‧‧‧‧‧不論我是處在高山、荒原、森林、或島嶼,那都是土地的不同化身。她就是我腳下的這個星球,這個哺育、看照所有生命的地球。我活在她之中,她也在我之中。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 楊理博

閱讀完這本書,思緒交雜懸浮在腦海,難以平撫。如書中提到部落長輩總會說:「我在等一個好夢。」作為契機行事,而我似乎也在醞釀著什麼,才能好好地下筆寫出這篇心得。

這本書,雖然以不可思議的夢境、瑜珈課中的奇異境遇開場,仍然無法預期最終這本書的結尾。本以為作為序曲篇章,不過是為了揭曉旅途的起因,一個如同許多人對埃及、對某些國家,總有莫名的熟悉感、歸屬感,將其視為一種契機,聲聲召喚自己的心邁向未知,進入旅程的理由。

▌流動旅行紀事,一同沉浸在作者的所見與所聞

當我隨著作者楊理博的文筆,進入他所見所聞,感受如同閱讀旅行文學般,沉浸在安地斯山脈與亞馬遜地帶和那些部落、家族的故事。

我一向喜歡這種「流動著」的旅行記事,既有一種空間與時間的遷徙流轉錫,卻仍深刻地描寫出當地人們生活的樣貌,不僅在旅程中有許多心的對話──克服旅行中的種種未知,並驚喜於旅行中的各種奇遇下的體驗。

能夠這樣充分描寫出當地生活,也只有如作者楊理博不選擇觀光行程,不居住旅館,而是和伴侶小魚實際進入在地人們的生活—參與日常工作、居住在當地人們的家裡,深刻地互動,才能夠細細地描繪出來。

這樣的情感豐厚的當地風情、生活互動感,總讓我想起了三毛的書,雖然文筆風格差異頗大,卻同樣生動並極富情感地為我們揭開了某些我們未曾觸及的世界,打開我們的視野,沒有壯闊風景的描寫,卻透過人際互動、那些特殊的風俗、食物的製成文化,也讓我們彷彿能夠感受那些地方的氣候與風貌。

在作者的筆下,那些接待他們的家庭,總是質樸真摯又良善,每每看到他們道別的時刻,我也彷彿身歷其境般,感到不捨。特別喜歡作者筆下那些家庭父母角色的描寫,平實的就像你我身邊的那些溫柔長輩。

人生,或許總有許多人,即使一期一會,卻為自己帶來極為深刻地情感流動。

「當我的心境已經紛亂到無法靠自我回歸時,只要回到山、森林、溪流之中調頻一下,總是能夠回到澄明的狀態。」──《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 楊理博

書中,作者提到很多時候他們總遇到一些暖心的遭遇,只有一次遇見了危險,而他很快就覺察到那是他的心境已經恐懼焦慮才顯化出來這樣的事件。隨即,他和伴侶小魚一起待在一處溪畔森林。也因此,他們被誤以為是森林的入侵者,又展開了另外一段奇遇。在這些詳盡描述旅程的人文風情時,偶爾,穿插了些許的靈性觀念,總會有種說不上的奇異跟刻意。

或許,這不過是作者在為最後旅途大轉彎下預留的伏筆?

在閱讀一篇又一篇,一段又一段旅程。更精確地來說,是一段又一段與當地人們的共織的生活故事,我總忍不住預想這樣子看似臣服、順應生命之流、綿延不絕,隨命運安排、隨性而至的旅行,又會是怎麼樣的契機,才會畫下終點的呢?

▌一趟內在的「靈性之旅」

最終,作者的旅程,從外在這些人事物的碰撞,徹底地轉為內在的靈性之旅。

對讀者來說也是瞬間畫風一變般,作者決定參與之前受邀的印地安薩滿的靈境追尋儀式。心的探索之旅就在充滿神秘且神聖的繁複儀式開始。整個儀式過程長達十天,經過一連串的準備後,求道者必須自己在森林裡四天四夜,禁食、禁水、禁語,並能夠開啟與大靈對話,得到對生命困境跟難題的指引。

而作者詳細地描寫在這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最終也真實地接通了那個來自大靈、本源的訊息,那樣的美好、並充滿著大愛。

在這之後,所有的旅程、所有的歷練,就都像在完整那靈境中的話語,回顧過往與接下來的事件,都變成奇蹟般的存在。

而剛好,就在靈境追尋結束後,他的好友捎來結婚喜訊,本來就曾答應要當伴郎,也就敲定了回台的時間。一個喜訊,以及祕魯的簽證過期,讓他進入旅途的尾聲,和最後一個厄瓜多的家庭相遇後,他們到達了心口湖,什麼也不做,給予自己一段空白和大自然相處。

「此時天光漸亮,一到光線從遠邊巍峨的的大山射出,倒映在平靜清澈的湖面上,無邊無際的感恩及喜悅湧上心頭。」

我聽見她在說:「你聽見我了嗎?歡迎回家,孩子。」


▲ 新書翻拍.圖片來源:Poka

最後,特別開心額外收錄了小魚視角的文章,讓我們得以用另外一個角度再次看見這次旅程的美好與意義。


全文經 Poka 授權轉載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誠品線上

►延伸閱讀:《人間值得》淬鍊百歲人生的六大健康秘訣,讓這一生活出愛與豐盛!
►延伸閱讀:擺脫硬撐!
5 個技巧輕鬆解壓,讓生命蛻變,活出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