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有過動症嗎?還是只是周遭沒有引起他們興趣的事物?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孩子真的有過動症嗎?還是只是周遭沒有引起他們興趣的事物?

孩子真的有過動症嗎?還是只是周遭沒有引起他們興趣的事物?

攝影:Tatiana Syrikova;來源:Pexels

關於過動症的不同聲音

台灣的主流,談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完全是聽從兒童精神科醫師的說法。它就是一個需要長期抗戰的腦部疾病,服藥治療是許多醫生認為必要的處置。這樣的認知,已成金科玉律,容不下第二種不同的觀念。即使其他醫師或其他專業如輔導老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有不同的意見,也會被封殺。

可是,世界各國的專家論述中,並非只有一種聲音。

2015年,美國非常著名的精神科醫師Dale Archer寫了一本科普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優勢》(The Advantage of ADHD)。是那年美國最暢銷的科普書。他認為能善用過動症的特質,反而成為有過動特質的人成功的關鍵。書評是這樣寫的:「這本書將ADHD視為個人的一組特質與獨特的學習方法,而非將它看作病態或失常,作者帶領精神病學往正確的方向邁出一大步。」

以這樣的眼光看待過動症,對許多人而言,絕對是很另類的觀點。不過,進一步深刻思考,不禁讓人拍案叫絕,點頭稱是。

過動特質中的優勢

我們習慣於特別關注孩子過動特質中,讓大人傷透腦筋的那些部分。例如:無法專注於課業上、做事虎頭蛇尾、無法完成指定的規定作業、無法控制衝動、無法遵守行為規範與遵從指令、經常出現危險行為、永遠不會停……。

不過,如果大人能夠靜下心來,仔細看著眼前這個過動的孩子,因為有這些讓人頭疼的特質,他同時有許多叫人刮目相看的優點。例如: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表現出驚人的專注力、過人的耐心與持續力;思考速度很快,思考內容很多,急於與他人分享;會質疑權威挑戰威權,顛覆不合理的規範與限制,不當順民;精力旺盛,充滿好奇心,敢冒險……。

不是過動,是周遭的世界不夠有趣

同樣的特質,顯現於外的有大人喜歡的部分,也有不喜歡的部分,端看大人挑了哪一個部份,來定義孩子。如果我們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做不來的事,相反的,我們讓孩子往他的特質去發展人生:愛冒險、對有興趣的事物全神投入、擅長同時進行許多事、熱情、動作快、點子多、顛覆傳統、不愛墨守成規等等,讓過動兒有機會發揮這些珍貴的特質,正如書上所說:過動症不再是病態,而是一種會發光發亮的特質。

康乃爾大學精神科教授Richard A. Friedman,在2014年10月曾經發表一篇文章,談論「過動兒的自然治癒法」(A Natural Fix for ADHD)。他認為如果你有這個「病」,真正的問題是:這個你居住的世界,對你的大腦來說,根本就引不起你的興趣。他呼籲大家不要急著對孩子們的「好奇心、活力與追求新奇」投藥。在對的環境,這些特質一點都不是缺陷,而是貨真價實的有利資產。

這兩位精神科教授的論點,頗為相近。這樣的論點,必然是經過長年面對患者,累積多年的經驗之後的省思。

隨意將孩子診斷為過動症的現狀

2013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的教授Jerome Groopman對美國節節高升的過動兒診斷與藥物治療,憂心忡忡,寫了以下的文字:「有一股巨大的逼迫力,正撲向那些被認為是所謂行為不正常的孩子而去,要是他們無法安靜的乖乖坐在書桌前,那就是病態的,而非他們本然的兒童性。」這樣的說明,也正是今日我們對台灣現況的擔憂。

Dimitri Christakis,華盛頓大學小兒科、西雅圖兒童醫院「兒童健康與行為發展中心」教授,在2016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要求醫師、老師與家長必須重新全面性地省思對所謂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尤其是高度用藥處理的整個架構。他甚至認為過動症是對孩子有害的診斷。

杜克大學榮譽教授艾倫.法蘭西斯於2016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刊登於哈芬登郵報上。文中指出被尊稱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父的Keith Conners對過動症現今被如此濫用,感到痛心。他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與處理,需要透過密切觀察、等待、忠告、家長訓練、環境改變、減少壓力以及心理治療等步驟。醫生若僅僅用二十分鐘聽病人的說法,並接著進行醫療檢查或其他療法,這樣的時間壓力,保證醫生們在確認過動症這種複雜疾病時會出錯。而且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應該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而非一種自動反射或是速戰速決下的權宜之計。他建議還不如把大部分的經費花在推動班級小班制和增加體育課,才是比較聰明的作法。

有時需要改變的教育、師長,而非孩子

2016年美國出版的科普書《精神病大流行》,認為要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服用藥物,只是讓教室易於管理,而非改善孩子的狀況。

而在實務上,有很多教育現場的老師,也曾經與我分享過類似的感觸:「被說是過動症的孩子,在A班是大問題,在B班卻不成問題。很多是老師個人班級管理的能力與教育理念有偏差,如果轉去看兒心醫師,馬上就是吃藥了。」這是一位輔導主任的表述。

我在報紙看到一位老師的投書:「實習時,我們得到的教育,說這是一種病症,嚴重的話需要吃過動兒的藥,聽起來好像用藥物就可以解決孩子好動的問題。我看了一些書,也去學習一些跟兒童以及教學相關的課程,我慢慢發現,每個孩子行為出現差錯,背後都有原因。很多時候,家庭給孩子很大的影響,孩子會在外面把問題顯現出來,但是也有小孩是營養不良或學習遇到問題。我發現,如果有找到問題真正的來源,並給予適當的幫助,他們的狀況通常會有改善。」

曾經有兩位特教老師難過地告訴我:她們覺得愧對學生。因為有些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學生吃過動症的藥,根本沒有改善,可是她們還是叫學生繼續去看診,然後就一直被加劑量。雖然她們明明知道,有時其實是老師的問題,可是學生還是被診斷為過動兒,然後服藥。

有一位花蓮市市區小學的輔導老師,也跟我們做了類似的分享。她說:「每一個被說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我都會入班觀察,看老師班級經營的方式;也會做家庭訪視,探望孩子在家裡時,家庭互動的情況。到頭來,往往老師才是我的個案,家長才是我的個案,孩子本身其實好得很。我這樣協助孩子,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孩子,被我轉去醫療院所看診吃藥。因為他們真的不需要啊!」

我從許多老師身上看到,一個老師,只要他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和關心孩子的熱情,可以發揮無比強大的影響力。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李佳燕 著

►延伸閱讀:我的孩子是亞斯,我的老公也有同樣特質,該怎麼辦?
►延伸閱讀: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做他們成長路上的神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