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件禮物──臨終之準備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七件禮物──臨終之準備

七件禮物──臨終之準備

Photo by Andrew Seaman on Unsplash

臨終修習雖然提供我們一些靈修方法,讓臨終者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可以依循,但腦子空空的也不行。天天念佛號或許不能填滿空虛的大腦,所以有必要交代一些事情,放在心中隨時背誦,否則上師加持後仍會退轉,又回到不安的情緒。這一點很重要,需要不斷地加強正信的思維,由信心產生更大、更強的力量。

我們要送給自己的七件禮物是──不要羨慕別人;因果關係與時空觀念;不勉強、不逃避;不執著,順其自然;決定論;跟隨;放下。

第一件禮物:不要羨慕別人

有時想到某些熟識的朋友,多子多孫多壽,自己這輩子的作為與他們相去不遠,為何人生際遇相差甚多?於是愈想愈不甘心。《傳道書》中說,多子多壽,亦屬虛空。我們實在不需要羨慕別人,公義是神定奪的,不是一般凡人所能定。既然是虛空,又何必羨慕別人?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哥林多前書》13:4)

太陽底下的萬事萬物,生不帶來,死亦不帶去,又何必分誰多誰少,孰高孰低呢?
要看得開,就從不要求別人做起。常常看到讀者投書於安寧照顧類的刊物,訴說他們的親友在醫院得到的待遇如何如何,親友重症躺在急診室,偶遇到他原來的主治醫師去探視別的病人,他們想跟醫師談談病情,然而主治醫師很忙,客套幾句後,要他們安心等待急診室的處置,醫師就忙著離開。讓家屬甚至病人覺得他們不是醫師的優先對象,很沒安全感,有被忽視的感覺,尤其是病情真的很嚴重的病人。
我們不要羨慕別人,每個人都會生病,人生的盡頭很可能是一場大病,機會都是均等的。生病要看時勢、運勢,還需要有貴人相助,或許社會、經濟與人際關係也需要考量。若我們夠豁達,看破紅塵,看盡人生百態,人情冷暖,我們才能夠瀟灑走一回。

第二件禮物:因果關係與時空觀念

《聖經》說:「伸冤在主,主必報應。死在主裡的有福了。」這是基督徒因果報應的說法,其實與中國人民間信仰的因果報應不謀而合。
佛教本來就非常重視因果,那麼哲學家呢?西方哲學裡最受人尊敬的德國大哲學家康德,他的哲學思想中,時間與空間是兩個人類感知的方式,我們對世界的觀念就是透過感官與理性而得到的,而這也就是一連串發生於時間與空間裡的過程。
很多達官顯貴,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當他們壞勾當做多了,晚年卻鋃鐺入獄。有些在人世間未見報應,死後就知道了。看看西方的但丁《神曲》,佛教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就知道他們的下場了。對於這輩子做得正、行得端的人,為何人生際遇不順遂,只能說上輩子福德積得不夠多。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臨終前我們若有正信的思想,那麼從下一個時空轉世時,我們將在中陰身獲得相同的正信思想,那麼磁場將往正向的目標前進轉變。

第三件禮物:不勉強、不逃避

第三件禮物就是得到智性的快樂。所謂煩惱即菩提,從痛苦中學得無上的智慧,這種智慧得到的快樂是智性的快樂,無牽無掛的,就像清風明月一般,也是佛教所說的逍遙自在。不追求平常人所謂的物質享受的幸福,而是靈性的幸福。

在基督裡有新生活,「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13)

所以當我們臨終之時,也應饒恕家人,即使是那些不前來照顧的子女,包容他們,他們在告別式中必將懺悔。許多重症的家屬為何不前來照顧病人呢?這裡有很多的家庭因素,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般說來,除了緣分的深淺以外,父子關係、婆媳關係的好壞最重要,其次是遺產繼承與分配公平與否,也有的是上班太忙、經濟困難,甚至惡意遺棄等。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6)

我們既老又病的時候,一切都應看開,血肉之軀難以修補,能醫則醫,不能醫治則要看開,強人之所難總會掉入痛苦的深淵。轉個念頭追求靈性的新生命,害怕而逃避死亡的,反而要陷入更大的折磨。


Photo by Ave Calvar on Unsplash

第四件禮物:不執著,順其自然

一切有常與無常都有命運的安排,業力的牽引,並非這一世我們做錯什麼,所以也用不著去跟神、跟人討回公道。真正的公義是神決定的,不是渺小的人所能爭取的。
然而中國人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一切都會得到報應。很多惡人心神不寧,疑神疑鬼無法安眠,常常受到良心折磨,或得一些怪病。神人不調和的恐慌與焦慮,就像莎士比亞寫的《馬克白》中,馬克白的夫人後悔唆使夫婿謀殺鄧肯王以篡位,以致時常洗手的強迫性動作,及許多不明原因的胸痛、呼吸困難。
有人說:「我們被虧待了,為何不去爭取呢?有些人世間的事或許如此,然而面對生死這麼大的事,不是更應該去爭取嗎?」其實智慧的考驗就在此處,有些事可爭,有些事不能爭。
所有的生命、生物都有靈魂,都在宇宙磁場、重力場生生滅滅未曾止息。一般凡夫俗子雖很難修成正果,但若臨終之時能不執著,無所住而生心,發願跟隨,觀世音菩薩即現身指引,接引到淨土。本來死亡只是一個生死的界面,或稱過渡期,就像人活在世上也只是一位過客,凡事不執著才好。唐朝大詩人李白稱天地為萬物之逆旅,凡人只是過客。

第五件禮物:決定論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書》3:2)

許多人不相信神,也不相信命運,他們認為事在人為,所以他們積極進取,嘗試以各種方法來對抗命運,但是對生死這種大事而言,他們終將低頭。因為他們的對抗不存感恩惜福的心,以為人世間的一切皆事在人為。其實在他們對抗命運的時候,已經感受到命運強大的力量,所以才會想要去對抗它。
決定論由斯賓諾莎發揚光大,這位住在荷蘭的猶太人,曾經是猶太人會堂的優等生,他的泛神論思想與中國的老莊思想有同樣的獨到之處。在人力所能及的範圍,我們應盡量去努力;在人力所無法改變之處,我們最好恬靜地接受神的安排,那是祂的旨意,凡人無法改變。
醫師是人不是神,所以對罹患重病的人來講,醫師只是溝通的橋梁,發揮人所能盡力做好的部分,醫師也知道屬於神的那部分,他們是無能為力的。對病入膏肓者,醫師傳達的訊息是代表人力所能及的部分。所謂「一種米養百樣人」,人生百樣態,見怪不怪。醫師斷病斷很準,病患過世了,沒有幾位家屬感激;然而說不準,倒反讓家屬可以借題發揮。身為醫師,有時在電梯間、大眾運輸工具間或許可以聽到民眾在談論醫療的問題,指責的多,讚賞感恩的少。或許心存感恩的心滿意足,所以公眾場合不便發言,然而對醫療不如期望值的,就會多所批評這倒也是真實的人性。
我覺得各種告知的方法,都應讓病患知道「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成有時」的道理,一切都已有安排。

第六件禮物:跟隨祂

日本人有一句俗諺:「雖轉了一圈,最後仍選擇自己原來的鳥巢。」所以說人生一輩子都在尋尋覓覓,追尋所謂的幸福。其實平淡的人生雖難免有些乏味,但卻是最真實的人生,那麼在臨終時,病患若放空了心,問道:「下一步該如何做才好?」也就是:「該怎麼做內心才會踏實?」答案即是這裡要提出的第六件寶物:「跟隨」。
如同上師相應法一樣,需做靈修、靈性上的跟隨。有些出家人有師父可以跟隨,有些人做股票也會跟熟稔的老師一起做,每個人一生之中有許多階段,在許多轉捩點上可以有貴人相助是最好、最順利的。那麼臨終時內心難免惶恐,倘若此時可以跟隨,對生死的界面轉換將很有助益。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感恩,有認真的醫師幫我們治療,我們就應該學習感恩,而不是斤斤計較,因為很多醫師、護理師都是天使般的熱心。
害怕死亡是人的天性,但也應學習如何面對,並在臨終時接納,以跟隨神,內心充滿靈性,足以對抗死亡的恐懼。其實很多事證顯示,臨死前,人體會分泌腦內啡(Endorphine),可以造成意識的欣快感,若再配合靈性的跟隨,更可加強順利進入時空轉換的軌道上。

第七件禮物:放下

放下一切塵勞,這是一種被動的跟隨。
記得第一件寶物是不羨慕別人,任何事有得也有失,而且得失必在假象中打轉。不勞而獲更不是件甜美的事,所以到最後什麼都帶不走時,擁有愈多塵世財物名利的人,他們需要放下的愈多,愈是困難而不容易做到。平時淡泊名利的人,他們知足常樂,少私寡欲,所以要放下他們的所有是比較容易的。對於財主而言,只要有心,下定決心也就當下解脫了。
天國裡誰最大?

「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馬太福音》18:3-4)

可見平時應學習看得開,臨終時還須放得下。
放下塵勞雖難也不難,這是減法哲學,就是回復自己清明的本心──赤子之心。我們應常常回想我們孩提時的模樣,看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看看公園裡可愛的孩童,看看寵物店裡初生不久的小狗,就是這麼可愛──我們曾經都那麼可愛,不是嗎?放下塵勞並不難,每個人都做得到。

這裡有七件寶物,臨終前選擇七件寶物的任何一件都可以解開生死關的痛苦,若同時可以多拿幾樣寶物一起做,親屬朋友也鼓勵、陪伴一起做,那麼大家都有福,也都得救了。

本文摘錄自寶瓶文化《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延伸閱讀:《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生死關,是患者與親人共同面臨的考驗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張明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