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變老是門終身必修課!現在開始服用你的「社會處方箋」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長大變老是門終身必修課!現在開始服用你的「社會處方箋」

長大變老是門終身必修課!現在開始服用你的「社會處方箋」

圖片來源:canva圖庫

身處邁向超高齡的臺灣,每一個人都要為全面性的健康提早準備;不只是身體的準備,更需要覺察自我與關照世界。創齡正是為此而生。「創齡」讓每個人保有創造力地長大變老。不僅是年長者,更是泛指所有世代。

你是否曾有些時刻,正在經歷身心的風雨,可能是源於工作職涯、社會氛圍、人情世故、照顧壓力,乃至於尚未能感知源頭的各種心焦與不安。當失眠、壓力、焦慮、憂鬱隨之悄然襲來時,你又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面對呢?

普遍來說,許多人會先從吃安眠藥讓自己好睡開始(安眠藥使用之廣泛,從在麵攤都會聽到中高齡者交換服用安眠藥情報便可知一二),程度較重的則是開始服用不同類型的抗憂鬱藥,然而,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期待收到處方箋的那刻,不再是去藥局領藥,而是以「社會處方箋」之名,前往博物館、美術館、藝廊或劇院參與藝術活動或是去社區游泳池上游泳課並加入在地的俱樂部,不是為了休閒,而是要促進健康與幸福感。首先,讓我們先從藝術文化對於心理健康的貢獻開始看起。

參與文化藝術活動 「藝」起不憂鬱

「出生、缺陷、老化、倦怠、寂寞、憂鬱,這些生命過程所遭遇的困難,在過往都只能被以醫療化的方式對待。然而若『健康』是關於適應、接納和理解,那麼藝術可能比醫學所提供的任何東西都來得更有效。」

——理查.史密斯(Richard Smith),BMJ英國醫學期刊執行長、醫師

世界衛生組織曾將憂鬱症列為自21世紀開始,將引起失能及早逝的第二位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英國因為意識到憂鬱症人口比例日趨攀升,特別是在青少年和老年人兩大族群中更加明顯,因此於2018年於政府機關正式設立「孤寂大臣」(Minister for Loneliness)對應因社會疏離而生的憂鬱現象。

然而,其實早在先前,英國倫敦大學院教授黛西.范寇(Daisy Fancourt)即以十年的時間追蹤2,000位50歲以上未罹患憂鬱症的民眾,調查「文化藝術活動參與度和憂鬱症發生率的關聯性」,發現數個月參加一次藝文活動者,憂鬱症的風險降低32%,每個月至少一次,患病風險更是能降低48%,證實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與有助對抗因老化產生的憂鬱情緒,參與頻率越高,就越不易憂鬱

2017年由英國跨黨派藝術健康與福祉組織推出的《創意健康:藝術促進健康與福祉》(Creative Health: The Arts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報告中,也提到社會處方箋的實踐帶來相當顯著的效益,整體包含:

.藝術可以幫助我們病後康復、維持健康同時迎向更長壽,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藝術可以協助應對衛福、健康、社會照顧等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也就是老化、長期慢性疾病、孤寂與社會疏離等所帶來的心理健康議題。

.藝術可以節省整體醫療服務和社會照護方面的資金。

而在醫療現場,英國也進行相應的統計:求診者有將近20%甚至更高的求診比例,都是非醫療型的問題或需求所引起,例如經濟、飲食、心理、孤寂、社會疏離等「社會性處境」所致,這些都是無法單純被醫師看診或藥物所治癒。因此,這也延續接下來我們要談的「社會處方箋」的興起,並且回應到為什麼社會處方箋存在的場域不在醫療現場,而是必須回到人們生命的現場——「生活與社區」這項發現,也成為接下來所談的社會處方箋重要的啟發。

促成個體生活行為改變的「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

「一起改變我們過往看待健康與幸福感的視野吧!」——《2023-2026英國社會處方箋發展策略》

 

社會處方箋的基本概念是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健康與否,應依據與其相關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做全面性討論」

也因此有別於過往開立藥物的單向性,社會處方箋被認為是一種「全面性綜觀處理人們需求」的方式,並藉此同時能促進每個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

社會處方箋及類似方法其實在英國已實施多年,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代。然而,過去社會處方箋和教育推廣有著類似的處境,也就是都沒有被名正言順地進行專業化和系統化的正視。

這些年開始出現重大契機,伴隨英國政府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設置孤寂大臣並發布「減少孤寂感戰略」的國家,裡面就納入了社會處方箋的相關實施建議。2018年時任英國健康與社會照顧大臣的馬修.約翰.戴維.漢考克(Matthew John David Hancock)更推動國家社會處方箋研究院成立,並且更明確地連結國民保健服務系統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因而讓社會處方箋正式浮出水面,就此師出有名。


本文摘自 聚場文化出版《創齡學:長大變老的終身必修課》 周妮萱(凱特).著

►延伸閱讀:孩子長大了,應該先放個鞭炮!彭菊仙:母子車也能「騎出空巢」
►延伸閱讀:《OVERTHINK 就是想太多》 就是要你笑著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