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圖庫
「太離譜!出現在你面前『你怎麼可能看不到』?」、「聽莫札特的音樂能讓數學變好,快從胎教時聽贏在起跑點」、「他說話好有自信,很值得信賴一定非常專業」,這些想法,是否耳熟能詳呢?本書作者自心理學角度,用大量的舉例及實驗,擴大你的思考,更理性的分析,教你如何試著擺脫錯覺的操縱。
▌ 太專注就會「視而不見」
「我們剛剛有經過這裡嗎?」當你利用google map前往一個不曾去過的場所,回程時是否會懷疑自己有沒有經過這個地方?本書先用一段「看不見大猩猩」的影片開起讀者的好奇(為了讓讀者更能體驗本書帶來之影響,不介紹影片內容及其效果),說明當人們太專注自己的目的時,就會產生「視而不見」,明明在視線範圍,卻真的完全沒看到。
書中最有感的例子就是「康里」的事件——沒有在法庭上當過證人,但或多或少都會看過法庭劇,假設有一個流血衝突事件,就在你的視覺範圍內,你會不會看不見?相信多數人的反應都會說「不會!」;然而科學上卻說明人類有「不注意視盲」,亦即當我們把注意力都擺在視覺中的某個特定事件時,會導致注意不到預期之外的事物。
在康里事件中,康里急著追趕逃犯,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將其逮捕,但眼前明明有一樁他案流血衝突發生,但康里當時並未預期到前方會有另一件事件,而產生了不注意視盲。法庭上檢察官、辯護人以及證人的一句「怎麼可能沒看到」,就使康里丟失了工作,甚至在看守所裡待了漫漫歲月。康里就如同我們在使用google map,會將專注力放在手機上的路線圖,為防免走錯路,視線會不斷地在手機與現實道路中交換,即便當時有看到沿路的店家但並不會那麼留意店家是經營什麼?或者經過了多少家便利超商。
「不注意視盲」其實都在生活周遭發生,但科學沒辦法用來全盤解釋某單一事件或個案,日常錯覺的特性也不能當作呈堂證據,亦即,這場實驗只能說明康里事件,可能是真的沒有看到,但人不是上帝,無法確認康里是不是真的不注意視盲。然而,一句「怎麼可能沒看到!」的用語要時時警惕在心中,要小心不能讓自己的錯覺,錯害他人一生。
▌ 百分百肯定沒錯的記憶原來不是真相
當我們回想對自己很重要的資訊或經驗時,「記憶力錯覺」的威力很強大,因為當記憶越清晰越強烈,會導致我們更加相信那段記憶。
年底將近就是小型同學會開辦的時間,除了分享近況,不外乎就是回憶起學生時代做的蠢事,現在回想起來最記憶猶新的是——「圖書館廁所高歌一曲」,記得當時面臨著插大考試,每天生活千篇一律,即便有喘息的空間,還是很想放肆,於是我們決定早起當圖書館的先發,趁著沒人時躲在廁所中大聲唱歌,我記得唱的歌曲是「旅行的意義」,但朋友卻記得是蔡健雅的歌曲,明明我們都是親身經歷且印象深刻,但那一首歌到底是什麼?
作者以「911事件你在哪裡?」的實驗證實「記憶不是真相」,911這種驚心動魄的事件,大家肯定都會銘記在心,但詢問當時在哪裡做了什麼事,實驗結果卻發現在同一間研究室裡的同學說出來的畫面竟都不同,在腦海中911的記憶那樣的鮮明,且能很肯定地說出當時的畫面,然而這是種錯覺。
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明:因為我們所能記得的是「如何經驗並學到這件事」,因此會更容易相信自己的記憶是正確的,就像一串沒有意義的數字我們不會記得,但911事件肯定有強烈記憶經驗,所以會讓我們對該經驗更加連結,然而他其實和日常記憶一樣地不可靠,但我們卻因為鮮明記憶的錯覺而不能體驗這點。
▌ 不可以「自信」取人
一名醫生看診時,先幫患者做檢查、看過病史後就立即寫下處方箋,但另一名醫生卻是翻閱參考書後才下診斷,哪位醫生比較專業呢?
作者說明我們常常把「自信」當作個人專業技巧或是正確記憶,例如當你很自信地說出911發生的事件在圖書館裡唱得是什麼歌曲,但未必是正確的記憶。就如同兩位醫生,明明都有經過醫學院的訓練並且考照,應該都很專業,翻閱參考書的行為,也是種認真確認的態度,但我們總是有錯覺,稍有猶豫就是不夠專業,講得煞有其事的法律系學生,也未必是法律的專業人士。
想起自己剛讀法律系時,就覺得自己好像很懂法,和朋友交談討論案件也都說得振振有詞,結果事後查詢相關案例或法條時才發現自己說錯了,『自信心的強弱並不能保證專業度、正確度』,信心其實也與智慧無關,自信確實很有用,沒那麼專業的人也可以透過假裝自信的方式,讓他看起來很像專業人士,當大家都著重在外在自信,有可能是極危險之錯覺。作者說明當我們對某個主題知道得越深入,該方面的判斷會更有自信,自信雖會隨著技能提升而增加,但過度自信則會相反。
想想自己也在隨著大學、研究所之法律教育下,開始理解到有各式各樣的法規,雖然隨著專業知識的累積會對法律意見更有自信,但心境上確實不會像一開始那樣自信心爆棚。假裝專業人士的人,會透過「自信」的方式欺人,不妨觀察一下生活周遭,那些「特別有自信」的人是不是真材實料(笑)。
▌ 有相關不代表因果關係成立
勵志、創業的書籍,那些成功人士總是會說:「因為我做了‧‧‧‧‧‧所以我才能‧‧‧‧‧‧」,但事實上就算採取相同的做法,我們仍舊可能會失敗,因為成功往往不是僅靠著一個因素,況且這些因素並未經查證建立因果關係,只能說該因素對成功是有幫助的而已,不代表做了就一定會成功。
時間的連續性,讓人以為複雜的決定或事件必然導因於單一原因,但事實上單一的結果,可能是由許多互相關聯的理由或原因所造成。就像作者舉出在美國有傳聞「麻疹疫苗會導致自閉症」(無法證實),然而其實是最常被診斷出自閉症的時點就是兩歲階段,也就是接種麻疹疫苗的時點,這樣的時間順序,讓人類的認知機制,會自然推演因果關係。
在讀小學時,有一陣子老師總是在午休播放莫札特的音樂,他說「聽莫札特音樂數學會變好」,就在老師的渲染下,我也這樣告知身懷六甲的媽媽,胎教就是放莫札特的音樂。然而莫札特效應其實備受挑戰,沒有人可以重製當時的實驗並產生相同結果——亦即莫札特音樂不會讓人變聰明、數學變好。作者說最合理的解釋方式應該是,當你聽到喜歡的音樂時,情緒會變好,在較佳的情緒做智力測驗或數學,成績或多或少會好一些。
但網路這樣說,老師也這樣說,於是還是有人相信莫札特效應(我就是其中之一,最近好友懷孕,還想說推薦他多聽莫札特音樂),也許這只是無傷大雅的話題,但作者表示若是有強烈相信這樣論調的家長,可能就會透過播放莫札特音樂去取代一些更好、更能真正增進兒童社交與智力發展的其他選擇。
要我們推論因果關係一點也不難,真正困難在於我們的認知機制太會推論,導致推論過頭,對自己產生不利。
▌ 認識錯覺,就能降低被它欺騙所帶來的影響
本書就像一本葵花寶典,內容相當豐富,用大量實驗及舉例來解釋我們常見的錯覺,透過認識自身的錯覺,就能降低被錯覺欺騙所帶來的影響。作者每舉出一個例子就會喚起我日常發生的事件作對照,讓自己對心智如何運作感到驚訝!
還有一個特別想介紹的實驗,「打麻將可防失智」這種說法在網路上也盛行一陣子,身為一個非常喜歡國粹的我,也常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以吸引家人陪我摸一把,但實驗說明,練習能改進特定技能而非一般能力,例如:常打麻將一定會讓麻將技巧更進步,因為勤快練習任何事都會讓表現變得更好,但打麻將不能用來改進日常活動,年紀較大的人還是會忘記日常對話,想不起最近發生的事情。
這些研究結果其實在文章或研究中,作者的說詞通常都是謹守本分,沒有宣稱超出實驗範圍的影響力,但轉譯成通俗的大眾報導時,為了我們愛聽故事的天性,讓聲明變得更有趣,「打麻將可防失智」的消息就不脛而走,當一位熱愛國粹的老人恰巧沒有患有失智症,就會擅自推演其中的因果關係,這就是我們日常錯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