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手機先吃:看食物的「色」誘之術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別動,手機先吃:看食物的「色」誘之術

別動,手機先吃:看食物的「色」誘之術

菜餚上桌後現代許多人的反應是「動手不動口」,手機先吃成為常態。在尋找美食餐廳時,食物網美照也成為一個參考指標,但實際品嘗後卻沒有想像中好吃,「吃」原本應該是味覺感知,不知從幾何時,視覺成為我們第一個與食物的連結。本書作者蒐羅色素創造的歷史,結合資本主義與政府立法過程,一步步剖析我們的視覺如何對食物產生誤解。

商業型塑感官,「顏色」變成消費的商品

「色香味俱全」是對一道佳餚最高的讚譽,人們評斷食物品質往往是第一印象。作者在一開始即點出除了聲音的質地(吃洋芋片的ㄎㄠˊㄎㄠˊ聲)可以判斷食物的品質(酥脆的口感)外,飲食中的各種感知是會交互影響的,顏色與口味間的關係更是。試想外表全白的水煎包和煎得焦黃的水煎包,焦黃的外觀給我們的連結就是又香又酥,因為在觸不到、聞不到食物之前,視覺就是「第一印象」,消費者會仰賴雙眼本能地抉擇較貼近理想的產品。

作者接著爬梳顏色製作的歷史,從科學家研究合成色素過程至彩色印刷問世,汽車、衣服、廚具等各種產品的顏色不再單一化,就連櫥窗擺設、行銷方式也會運用顯眼的色彩以吸引顧客,「色彩革命」就此掀開序幕。

對於食物而言,雖然不會因添加顏色後而「變味」,但是顏色能吸引目光且幫助消費者「辨味」,例如:當我們看到青綠色的香蕉,就連結其口感較硬、不甜;但黃色帶有斑點的香蕉,則是口感較為Q軟香甜。顏色影響著消費者心理偏好,愈來愈多科學家、食品製造商也投入食品顏色的研究,透過測量和量化,將色素作為商品販售。

「有害」色素、「無害」色素,食品安全政策的抉擇

隨著食用色素產業興起,政府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作者從奶油、糖果、甜食等食物如何運用合成色素做介紹,並說明因過去缺乏食用色素規範,製造者有使用粉筆、鉛銅等有毒物質,作為合成色素原料,造成人民健康之危害,各界也紛紛呼籲政府要做相關監管。

然而在色素法規訂立後,作者也觀察到,立法反而加速食用色素商品化的發展,即便國家禁止使用「有毒」食用色素,但市場上色素不斷推陳出新,哪些色素屬於有毒應該被禁止,愈來愈難認定。有的認為若攝取的色素量少,不會造成健康危害,就屬於無害;但也有認為不管攝取量為何,只要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就屬「有害」。縱然政府為使消費者辨識有添加色素之產品,建立色素認證制度,亦即只有經認證的色素,才可加在食品中。但原先立意良善的認證制度,也一體兩面地標示出這個食品有添加合成色素不是「天然」食品的印象。

食用色素安全性議題至今都還在持續,就如同書中提及,原先經認證合格的色素,卻在幾年後經過研究報告顯示為有害色素。因此,甚麼樣的色素被允許使用在食品中,仍然涉及各國政府食品安全政策的抉擇。

標準化色彩,教育消費者選擇正確顏色

單有色素存在並不能帶動「顏色商品化」,食品業者為標準化色彩,將食品轉變為人們預期的「正確顏色」。作者從看不到內容物的罐頭業者進行剖析,因為罐頭包裝顏色是吸引目光與刺激食慾的最佳方式,一次意外發現圖片包裝上特定色調的橙色可以讓肉品看起來更高級,但其實肉的顏色和品質連結並非自然產生。

像是「鮮紅色的肉就是新鮮」這種想法,其實是靠著歷史和文化所建構而成。作者說明透過肉品加工商持續推銷特定肉品,並依顏色分級肉類,蔬果也是利用相同的手法,再以食譜廣告不斷加深消費者對肉品、蔬果的印象。不久,消費者對於高級肉品或是蔬果的想像就被形塑出來。

食品製造商也透過宣傳品教導人民自製食品時,順便教導「正確顏色」的辨認,比如製作草莓蛋糕時,其附上使用的糖霜及預拌粉就是粉紅色,透過這樣的教學教育人民「口味和視覺」間之連結。看到這裡不禁聯想起自己去市場買肉時,也會覺得偏深紅色的肉品非常不新鮮,而草莓蛋糕理所當然是粉紅色的認知,可見我也耳濡目染,受到「顏色教育」。

在「顏色教育」下,碗豆要有多深綠?奶油要有多黃?消費者都能在腦中有相應的聯想,譬如說到鮭魚生魚片,就是深橘色與白色相間的紋路,一旦橘色部分變淺,就會覺得是不是有被漂白的疑慮。

視覺環境影響消費者的抉擇

食品業者除了進行「顏色教育」外,還會透過行銷、環境配置的方式影響消費者的抉擇,因為消費者很少有試吃、試聞、試摸的機會,購買食物時往往是依賴視覺資訊。作者舉出食品業者如何透過上蠟、冷藏等方式保存顏色,並且在擺設商品時運用顏色對比,例如透過紅蘿蔔與長條形綠色蔬菜交錯排列,紅蘿蔔就會脫穎而出;或是在展示櫃上方設置傾斜長鏡,將光線反射在產品上,使產品更亮眼更具吸引力等。

連結自身消費經驗,確實經過水果店時攤位上方都會有鏡子,甚至是店裡四周都有鏡子,原以為是為了防範小偷設置的廣角陷阱,殊不知我才是掉下視覺陷阱的那一個。就如同書中所述,視覺感知成為資本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結語

閱讀過程中深深體會自己平常在選擇食物時,並非是本能想吃,而是有受過「教育」的抉擇。本書作者透過食物與資本主義做結合,題材相當特別,並詳細地描述兩者間如何相互影響,適合想了解食品如何「色」誘消費者,或是想從食品著手,輕鬆閱讀政府如何成為資本主義推手的讀者。唯一美中不足的部分,就是本書的資訊量龐大,提及的議題眾多,需要慢慢咀嚼才不會迷失在字海之中。

全文經 Tinley,林庭葦律師 授權轉載

►相關書籍:今周刊《秀色可餐?:所謂的新鮮和健康,都是一場精心設計》,久野愛 Ai Hisano 著
►延伸閱讀:人造的「天然」:成熟的柳丁不一定是橘色的,但我們「想要」它是橘色的
►延伸閱讀:藜麥旋風:高蛋白、無麩質,能餵飽世界,但原產地居民現在卻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