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條紋衣的男孩》:集中營、鐵絲網、條紋衣、毒氣室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穿條紋衣的男孩》:集中營、鐵絲網、條紋衣、毒氣室

《穿條紋衣的男孩》:集中營、鐵絲網、條紋衣、毒氣室

讓人心碎甚至被無從名狀的巨大悲傷覆蓋,如同一波浪潮翻湧席捲,在激起疊高的水花後歸於沉寂,無解而復歸於平靜,然而那深海之下,是無數混入於湛藍的淚水。

《穿條紋衣的男孩》是一本描述二戰時期的小說,藉由九歲男孩布魯諾之眼見證一段歷史,也走過他的匆匆。因深受「炎首」信賴的父親調任職位之故,布魯諾和家人離開柏林搬到一處陌生的地方,九歲的他不懂的事情太多了,大人們也不願意好好向他說明,只要他聽話服從。

他討厭「奧特─喂」這個地方卻別無選擇,離開了朋友,揮別了疼愛他的祖父母,立志成為探險家的他決心展開冒險,去看看大房子對面那一片穿著條紋衣服的人們是誰,故事從此展開,並將他與另一個波蘭猶太裔小朋友舒穆爾作為對比,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朋友過著曾經相似最後截然不同的人生,卻在最後手牽著手朝向相同的結局。

這本書已經出版多年了,甚至改編成電影過,我卻遲遲未有機會來讀,經典之作多數必為悲劇的道理在此處也展現,結局帶來極大的衝擊但或許也能說是預料之內,多少的罪惡都以天真的靈魂作為代價,布魯諾不食肉糜般的童言童語在一問一答間帶出了極大的矛盾與傷痛。

他自問「所以兩邊的人到底有哪裡不一樣?」、「又是誰來決定哪些人穿條紋睡衣、哪些人穿制服呢?」身為手握權勢的一方他沒有選擇欺壓,也可能因他年紀還太小,然而有多少的人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呢?

他不得不承認除了服侍他和他的家人之外,瑪麗亞必定有自己的人生。她的頭腦裡必定有自己的想法,就和他一樣。她必定有想念的東西、想要再見的朋友,就和她一樣。

布魯諾作為書中主角善良卻也稱不上十足勇敢,畢竟那是個勇敢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年代。他聰明地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隱約的直覺挽救了他多次,他懺悔著對朋友的背信忘義,但你又豈能責怪他呢?孩童們的世界不該摻雜這些大人的複雜,也不該接觸這麼多的險惡,灰濛天空下有太多的不堪。

當你看著布魯諾在最後換上的相同的衣服主動踏入鐵絲網的另一頭時,你將忍不住倒吸一口氣,不是作者的我們無從決定他的結局,而你卻能隱約猜測到了後頭發展。我必須坦承,起初我還以為會是布魯諾的父親開槍誤殺了布魯諾這種結束方式,幸而不是,但卻有著更龐大灰暗籠罩,一如那扇關上的門,上鎖的金屬聲是最後的死亡樂音。

我們並非神祇,無法倒流一段刻在許多人心上的歷史傷痕,然而我們總是學不會教訓,二戰看似離這個時代已過去遙遠,類似的事情仍重演著,縱使故事收尾在「在我們這個年代不會了。」我卻無法樂觀看待,

書末的解說裡提到書中故事有許多不合理之處,整體而言是虛構的故事,畢竟當年的鐵絲網是通電的,也不可能容許有人能前往鐵絲網邊界與他人聊天,而不被視為勞力的孩童在扭曲的人眼中是累贅,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甚至抵達集中營時就準備進入毒氣室裡頭,知曉這些歷史資料並閱覽相關怵目驚心的文件、紀錄、電影等後,更是難受。我們都希望世界更好,願戰爭不要發生。

全文經 蒔花 授權轉載

►相關書籍:皇冠《穿條紋衣的男孩》,約翰.波恩 著
►延伸閱讀:碎散的日常,真實的歷史與個人──《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與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