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貝果、司康、甜甜圈或可頌的你,請小心黏黏的麩質蛋白質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喜愛貝果、司康、甜甜圈或可頌的你,請小心黏黏的麩質蛋白質

喜愛貝果、司康、甜甜圈或可頌的你,請小心黏黏的麩質蛋白質

Zach Miles

美味的義大利麵或鬆軟的法式吐司,會讓你的大腦受害﹖你或許已經知道精製糖和碳水化合物有害健康,尤其人們還常攝取過量,然而如果食用所謂有益健康的全穀類和天然糖呢﹖

其實,碳水化合物富含「麩質」這種會刺激神經系統、引起發炎的物質,對身體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輕則引發頭痛或莫名的焦慮,嚴重的話則會導致憂鬱症和失智症。

麩質過敏的徵兆

腦筋混沌                                        
經常覺得身體不適                               
消化障礙/食物吸收不良
蕁麻疹/皮膚病
糖癮
腸躁症
噁心/嘔吐
神經疾病
焦慮症

現代食物中的麩質

過去260萬年來,我們的祖先吃的大抵是野味、當季盛產的植物和蔬菜,偶而也會吃莓果。今天,大多數人都是以穀物和碳水化合物為主食—很多都含有麩質。
近五十年來,由於植物基因改造、品系雜交盛行,我們的食物鏈急遽變化,穀物內含的麩質要比幾十年前多上四十倍。
如果你在吃下貝果、司康、甜甜圈或可頌之後,突然覺得心滿意足,快樂得飄飄然,這並非你的想像。
戴維斯在《小麥完全真相》曾描述過這種現象:「這就是小麥對你大腦的影響:小麥經過消化之後,會產生像嗎啡一樣的化合物,與腦中的嗎啡受體結合,讓你有一種微微的欣快感。如果這種效應被阻斷,或是吃下的東西不能產生外啡肽,有些人就會因為這種戒斷而覺得很不舒服。
看了上面解釋,大家應該很清楚,為何食品製造業者希望產品含有麩質愈多愈好,為何有這麼多人喜歡吃含有麩質的食物,因此,發炎、肥胖的問題才會如此普遍。

免疫系統的反應

我們可以把對食物過敏視為免疫系統發動的一種反應。如果身體缺乏消化某種食物的酵素,就會出現這種反應。
以麩質為例,麩質的「黏性」會使營養物質難以被分解、吸收,食物無法完全消化,就會成為黏答答的東西殘留在消化道中。這時,免疫系統就會開始運作,最後使小腸絨毛受到波及。這也是為何麩質過敏者會出現胃痛、噁心、腹瀉、便祕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小心黏黏的麩質蛋白質

麩質的英文是「gluten」,在拉丁文中這個字意指「黏膠」,因此麩質是一種有黏性的蛋白質,大多數麵包製品之所以鬆軟、有嚼勁,都是因為麩質。
美國人吃下的麩質大都來自小麥,麩質是最普遍的食物黏著劑,使乳瑪琳保持香滑口感,但不只用在食品加工,也是個人美容保養品的原料,濃稠的護髮霜和睫毛膏,也需使用麩質。

關於乳糜瀉

已有多項研究指出,乳糜瀉病人體內會出現大量自由基,致使體內的脂肪、蛋白質遭到破壞,甚至連DNA也受到波及,此外,病人的免疫系統也會受到麩質的影響,失去製造抗氧化的能力。
乳糜瀉又稱麩質不耐症,是最嚴重的一種麩質過敏,受損的部位主要是在小腸絨毛,由於很多病人並未被診斷出來,實際上可能每三十人就有一人得乳糜瀉。祖先來自歐洲北部者特別容易罹患此症,此外,很多人身上都帶有麩質不耐症的基因,只是症狀比較輕微。
然而,乳糜瀉病人不只小腸受害,一旦他們的乳糜瀉基因受到驅動,麩質引發的過敏也會使他們的皮膚和身體黏膜受到影響,嘴巴容易長泡疹。
麩質過敏者小腸不一定會受害,但身體其他器官還是可能遭殃,例如大腦。

歷史上的乳糜瀉

乳糜瀉的症狀最初描述可見於公元一世紀的醫書。到了十九世紀,英文開始出現「sprue」一字,源於荷蘭文的「sprouw」,意思是長期腹瀉—也就是乳糜瀉最典型的症狀。
在美國,討論乳糜瀉的文章最先出現在1908年,源於赫特醫師出版的一本有關兒童乳糜瀉的專書,他特別提到一點,也就是病童對脂肪的耐受力要比碳水化合物來得好。
1944年,荷蘭鬧飢荒,麵包和麵粉都短缺,狄克醫師注意到乳糜瀉病童的死亡率大幅下降—竟然從35%以上,降到幾乎等於零。

阿茲海默症—第三型糖尿病﹖

不知道有多少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家屬在診間問過我:這到底怎麼發生的﹖如果我必須告知那些家屬實情,我會如此解釋為什麼他們的家人會生這樣的病:

  • 長期血糖偏高
  • 吃太多碳水化合物
  • 多半選擇低脂、低膽固醇的食物
  • 對麩質過敏,但是一直沒診斷出來
  •  
  • 我告訴每一個人,麩質過敏是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但這樣的威脅卻少為人知。結果,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反應:「醫生,你在開玩笑吧﹖怎麼可能每一個人都對麩質過敏。當然,得乳糜瀉的話又另當別論,但只有極少數人得這種病。」

愈來愈多的研究已經證實,麩質過敏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有關。即使是消化麩質沒問題、麩質過敏檢驗結果陰性者,麩質依然可能影響這些人的神經系統。

英國皇家哈勒姆郡醫院教授哈吉瓦西留,是麩質過敏與大腦領域最令人尊重的研究人員,哈吉瓦西留醫師及其研究同仁2002年在《神經學、神經外科與精神醫學期刊》裡一篇題為〈麩質過敏也是一種神經疾病〉的社論,提到的一段話:
某種常見的食物蛋白質早在一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人類社會,但人類直到二千年前才知道,這種蛋白質不只會引發胃腸疾病,也會使皮膚和神經系統受到損害。此即麩質過敏。而一個人即使麩質過敏,消化道可能平安無事,但還是會引發各種神經病變。因此,神經科醫師必須熟悉此症的症狀與診斷。

我們必須記住的一點是:不管是否出現乳糜瀉的症狀,麩質過敏會促進細胞激素的生成,致使體內出現發炎反應,最後造成神經退化疾病。
大腦要比任何器官更容易因為這種發炎反應而受到損害。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大衛‧博瑪特醫師、克莉絲汀‧羅伯格 著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無麩質飲食,打造健康腦!》,大衛‧博瑪特醫師、克莉絲汀‧羅伯格 著
►相關書籍:常常生活文創《米穀粉的無麩質烘焙料理教科書》,鍾憶明 著
►相關書籍:天下雜誌《小麥完全真相》,威廉‧戴維斯 著

無麩質飲食無麩質飲食

米穀粉的無麩質烘焙料理教科書小麥完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