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砌成的石階》:「我終於看到我的家了。但是,我的家好破碎……」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記憶砌成的石階》:「我終於看到我的家了。但是,我的家好破碎……」

《記憶砌成的石階》:「我終於看到我的家了。但是,我的家好破碎……」

©寶瓶文化《記憶砌成的石階》

人人被觸及率荼毒的社群時代,雪羊是極少數不譁眾取寵的清流之一。好像在網路上開出了個平行宇宙一樣,多數人身處短影音當道的時空,但他不下廣告,還寫長文,且愈寫愈長、動輒數千字(據說是念完新聞所的遺毒),然後竟還能做到每每發文便有上千人迴響。更厲害(離奇)的是,他是山岳攝影師,山裡的報導者,但他的粉絲,不分爬山不爬山、是不是Outdoor咖、愛不愛野生環境,大家都愛看他的文章。

這樣一位當紅網路寫作者,在眾人敲碗多時下,終於寫出了他的第一本著作《記憶砌成的石階》。2022年,雪羊跟著布農族人執行一項極有文化傳承意義的計劃──從花蓮的馬遠部落翻越中央山脈,徒步回到南投的丹大老家。

隊伍隨稜線一路上上下下,時而腰繞,時而上攀下切;沿途景色美歸美,但光是第一天,換算下來就是爬了兩棟台北101的高度。像雪羊這樣的專業登山者也就罷了,要想隊伍中可是連全套專業配備都沒有的族人,連業餘登山客都稱不上啊,路途上的艱辛血淚不在話下。要沒先弄清楚脈絡,大概有人會想說「何苦如此折磨自己」吧?其實,就連隊伍中的族人都在最後一晚招認:「第一天就躲在睡袋裡偷哭了,想說『我幹嘛要來呀!』」……

有一種鄉愁,是你知道自己有個「家」,卻從來只在家族長輩口中聽聞,而未曾親身到達過。更有一種鄉愁,是跋山涉水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那個家,但它看起來是那麼破碎,幾乎喪失曾經有人生活於此的痕跡。所以,他們得年復一年地上路,沿著古道祭禱、鳴槍、吟唱,一一指認老人家口中的「家」,和曾走在同一條遷徙路上的祖先對話,否則屬於他們自己的歷史便會被湮沒,一個族群的根也將就此斷裂。

這整趟路途,有人是在家人的鼓勵下辭了職才能加入隊伍,有人穿著雨鞋上路,有人在抵達家屋時哭了,掬起家屋前的土喃喃:「我要讓我的老婆知道,你的家在這裡……」這群布農族人在攀登的步伐間,讓bunun的靈魂重新活了過來,而雪羊一如既往地用乾淨純粹的筆觸和眼光,描摹出屬於布農族的記憶/技藝與文化。

無論此前你是否接觸過原住民的歷史,或者你認不認識雪羊這位不可多得的山岳報導者,都誠摯邀請你翻開這本書,看看動人的、發生在台灣山林裡的故事。

本文由寶瓶文化編輯 林婕伃 撰寫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雪洋 著。
►延伸閱讀:山裡的酒瓶是垃圾?——從《越嶺記》看駐在所的美麗與哀愁
►延伸閱讀:台灣秘境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延伸閱讀:即使你都忘記了,我也會記得:讀《神父住海邊:裴德與AMIS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