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海藝術季《關於潮》,瀨戶內海藝術季為日本十分成功的地方創生案例。攝影:benbenbang;若有侵權會盡速下架。
「地方創生」是近幾年來經常聽到的詞彙,但居住於六都的民眾應該鮮少在街頭上看到這個名詞,其實臺灣於2019年就積極開展地方創生政策,希望能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促進人口回流。而這樣的概念是源於日本所提出地方創生政策,然而日本的地方創生措施,真的無懈可擊嗎?本書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一層層揭開導致地方創生失敗的面紗。
地方創生是好政策但容易有誤想
日本於1988年時,開始推展地方創生,當時日本經濟景氣低迷,希望藉此復甦地方經濟,於2014年時,才再次被安倍內閣總理提出,並投注相當多的資金。然而實施過程並不總是有成效,不但出現需要花很多錢才能維護的「蚊子館」、人才流入情況也不顯著、甚至無法估算實際創造之效益等。作者指出地方創生並非僅止於擁有「人才、資源、財源、資訊」,尚需規劃、挑選及運用,而多數地方創生失敗的原因,即是忽略這些基礎,並且提出常見的地方創生幻想。包括:過於相信媒體報導、僅以人口減少為出發、認為只要有預算就能再生、複製追求成功案例、只相信外地人等思想,分析及說明這些誤想帶來的失敗結果。
臺灣地方創生既是2019年才竄紅的用語,也鮮少有人使用「社造幻想」名詞來形容創生失敗的原因,然而這並非代表臺灣的政策就是成功的。以不太愛旅遊的我而言,所到之處竟然也有不少蓋好沒人用、處於閒置狀態的「蚊子館」,也有專家指出該建設係以吸引觀光客為由,而未經完善評估;或只為了兌現政見,強行投入資金;亦或是「成功案例有,我也要有的想法」所造成的結果,而這樣的精神其實就是在推動地方經濟過程有很多誤想。
分析誤想緣由,擺脫社造幻想
由於作者在高中時期就在耕耘社區營造領域,就作者觀察,在過度相信媒體報導的部分,大多數人只看到大企業言明進駐地方據點,認為能促進地方活化,但實際上其所提供的薪資條件、職位未必與總公司相同,故仍無法避免人口外移。又地方政府一味地爭取預算,而企業也拼命向其申請交付金(補助金)下,依賴交付金經營的事業,一旦停止補助,企業又無其他優勢,終將導致企業失敗。再者,地方政府過於崇拜都圈,認為外地人對於復興地方就是比較在行,請其擔任智庫顧問,將申請到的補助金委由外地人規劃地方戰略,反而使錢又再次流回都圈,且外地人未確實了解地方狀況下,所做出的戰略也是有名無實,形成戰略泡沫現象。
近期因工作關係接觸許多政府計畫,仔細閱讀本書後,可以發現臺灣也有類似的誤想,有些企業也期待政府給予補助金才願意去研發、創新,一旦未給予補助即認為自己無資金投入,但是創造收入其實是民間企業的責任,並不能僅仰賴政府的力量。有些機關也經常有「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迷思,而忽略本土民情不適宜的可能性,在面對成功案例的吹捧,未加以思考只堅信著依循就能避免失敗的想法。
提出解方創造地方再生
作者在每一章節都有舉出相關事例分析誤想緣由,同時提出如何妥善運用誤想,將其作為解方,推動地方創生。例如:在地人容易陷入地方人際關係的泥沼,若多數人贊成方案,通常也不會有反對聲音出現。此時,若透過外地人的力量,客觀評價可行性,或以其實績說服政府官員進行轉變,就能發揮外地人的力量。另在推動政策時,預算固然重要,但必須優先考量時間與人才,將其用在適合自己的再生策略,選擇適當事業,將錢用在刀口上。
「地方創生」並不是口號,必須採取「實際的行動」。作者在本書最後也提出12項行動,其中包含:政府職員本身培訓比外部顧問更重要、現有組織做不到就轉彎成立新組織、必須共同承擔風險等行動。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得把錢花完,不然下次無法爭取這麼多預算」、「年底快到,有花錢壓力」這樣的說法,縱然沒聽過至少也看過同一條馬路每年反覆鋪設柏油的場景,假設這些行為被認為有在「實際行動」,大概可稱為地方「愴」生吧!
結語
「經營地方最重要的不是短暫的成果,而是中長期穩定的基礎」,藉由本書看到日本地方創生的成果,能反思我國在執行地方創生的盲點。作者縝密分析並提供相關建言,本書適合正在推行計畫的機關成員,或是對地方抱持著熱情,期待地方轉型的熱血人才,如同書中所說新興科技雖然能帶來快速的經濟發展,但並不總是與傳統產業對立,地方的物產與歷史傳統正是地方長期繁榮的關鍵。
閱讀過程不斷想起自己的老家,三峽老街在20年前是一個又黑又破舊還賣棺材的街道,每次上學經過都要誦經一次,終於在我就讀國中時重生成功,也帶動了不少觀光人潮,由於政策推動往往需要產官間協調並付出一定成本,讓我們一同靠實際行動破除幻想。
►相關書籍:行人《社造幻想:為什麼地方創生會失敗》,木下齊 著
►延伸閱讀:走一趟那個還沒看過的日本—台灣某魯蛇的日本社會實踐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