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權統治下追尋自由:讀黃克武《胡適的頓挫:自由與威權衝撞下的政治抉擇》
撇開文學角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胡適,會發現他其實是個具有爭議的人物。胡適提倡自由主義,卻屈從於象徵威權的國民政府,受到許多人的非議。究竟胡適真的服膺於威權體制之下,還是說,這是他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不得不為的抉擇?
撇開文學角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胡適,會發現他其實是個具有爭議的人物。胡適提倡自由主義,卻屈從於象徵威權的國民政府,受到許多人的非議。究竟胡適真的服膺於威權體制之下,還是說,這是他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不得不為的抉擇?
我們永遠不要忘記:當我們談到「土地」的時候,它絕對不是一個空白的空間,不只是一個能讓人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意識型態的道具而已。土地上住著「人」;土地寄託了這些人的生命、依戀、愛情、還有希望。
讀《獵女犯》時,往往會把我們帶離我們的時空,走近那個時代的悲傷。因為,並不存在一個簡單的、圓滿的大結局。陳千武筆下所寫的,是他自己、是他遭遇過的人所看見的那個世界。但是,「希望」卻也始終潛藏在這些故事之中。
YouTube 不只是影音平台,它重新定義了娛樂、資訊與網路賺錢方式,更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注意力經濟時代。《影音巨獸 YouTube》從內部視角出發,解密 YouTube 如何主導網路世界,也使人重新思考,我們究竟是使用平台,還是被平台所塑造。
100 多公里寬的「黑水溝」,是全球海上貿易的命脈。然而這條通道,不只乘載無數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任,更是足以讓烏克蘭羨慕不已的戰略屏障。
數位網路的興起與擴展,已經徹底改變時代,那麼,人類現在該怎麼做呢?在我們仍未能給上述問題一個好的答覆以前,下一場範圍可能更廣大、影響更深遠的科技革命,或許已經悄然來到了。
我們是「東方人」——至少歐美人是這麼定義的。長久以來,歐美人對東方一直有著不同的想像,從早期的富庶、神祕、進步,到後來的落後、骯髒、迷信。但所謂的東方,真的都如歐美人所想像的那樣嗎?肯定不是,薩依德認為,只要歐美人實際深入了解東方,這些印象將不再這麼強烈、這麼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