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位雇主、100 種職場體驗──藍白拖的百工人生課:學會接住自己的弱點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100 位雇主、100 種職場體驗──藍白拖的百工人生課:學會接住自己的弱點

100 位雇主、100 種職場體驗──藍白拖的百工人生課:學會接住自己的弱點

圖片來源:ChatGPT
花兩年體驗 100 種職場、換過 100 位雇主,藍白拖在每次歸零中重新定義「一技之長」。他發現,比起證照,更重要的是進入現場、用身體去「嘗」,學會在變動世界中接住自己的弱點。

花了整整兩年,體驗了一百個職場環境,換了一百位雇主,重新歸零一百次,工作內容不稀奇,反倒是一起工作的年輕人讓我印象深刻。

一位大學生,說自己不想和同學一樣考研究所,因為對讀的科系沒興趣,但又怕畢業後沒有「一技之長」會被社會淘汰。

一位準備入伍的年輕人,說退伍後要直接創業,藉由創業來練習累積自己的技能。當時我笑了,現代的年輕人對創業的想像,不是用想的,是行動派。

這些年輕人並不懶惰,他們只是急著要找到可以站穩腳步的東西,最好是立刻學會、馬上變強或變現。我看著他們,想起身邊一群「過熟」的大人,也有同樣焦慮。

▌什麼是一技之長的本質?

一位在科技公司待了十年的朋友,他不是年輕人,卻每天活得像社畜少年,他常說:「如果哪天被資遣,我就完蛋了,根本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他做得不差,但心裡一直懷疑:「我這樣算有一技之長嗎?」

另一位讀到博士班的朋友,跑去歐洲深造學術專長,結果在巴黎一間甜點店被打醒,發現自己對目前的研究已失去熱情,只是對於「做一件很難的事」上了癮。最後她中斷學業,在巴黎學甜點,回台灣開了店,不再寫論文,改寫食譜。

這也讓我開始思考,「一技之長」的本質是什麼?

有人會說:「證照才是一技之長的證明。」這話我聽過,也曾深信不疑。

所以我去考取各種證照:室內配線丙級、工業配線丙、乙級、美容丙級、潛水員證、駕訓班教練證——加起來六張,好笑的是,我從未在相關產業工作過。

這些證照對我而言,像是書櫃上的獎狀,放著看起來安心,但派不上用場。因為它們不是我的興趣,也不是我真的想投入的方向,只是先考再說,求安心。

如果人生可以倒帶,我會去做一件事,先去一技之「嘗」。

去工地現場幫忙搬水泥或拉線,體會技術勞動與肉體疲勞的比例。去一間美容院做助理,看看自己能不能忍受站八小時。去餐廳內場當學徒,感受油煙下的節奏,理解「餐飲業」不是 YT 影片,看了就懂。

把自己清空,不要有太多預設想法,去觸碰與感受,吸取來自不同環境散發出的能量。不是想像、不是虛擬線上課、不是用嘴說「我對這個很有興趣」,而是真的進去那個技能生存的環境裡,觀察自己身處環境裡,內心的感受是什麼?

真正熱愛某一技藝的人,不會一天到晚說自己在「培養一技之長」,他們都在磨一技之「長久」,是日復一日的倒跌與對抗,把一件事做好、再重做一次、然後再想辦法做得更順心。

▌超過一百種的職場環境體驗

我體驗過超過一百種的工作環境,從工地搬磚到銷售女鞋,從洗馬桶到送羊奶,從走路工到當電影臨演。

有人說:「你這樣又學不到什麼專業技能。」我不會反駁,但我會說:「我學到一種超越專業技能的技能——『適應力』。」因為我去過一百個以上的陌生環境,和不同年齡、個性與能力的人共事。

我知道去一個新環境的潛規則,新人該怎麼觀察、怎麼模仿、不亂踩雷。我學會在陌生的工作環境,如何用最快速度學會上手、用眼神讓對方信任你、快速融入群體。這些能力,沒有證照可以考,也拿不到實體証書,但會印在未來的工作記憶裡。

我開始相信,「學以致用」固然重要,但「用以致學」更具即戰力。

不是先準備好才開始,而是先開始,才知道要準備什麼。畢竟,有些技能,要先靠使用才會有學習動力;有些知識,是被需要時,才會牢牢記得。學會這些技能與知識,如學會騎單車或游泳,不會說忘就忘。

世界變化太快,很多證照還沒用到就要換照,很多技能還沒練熟就被淘汰。但你接觸過多少現場、看過多少職人、忍受過多少悶熱的制服與難搞的客人,這些經驗會內化成無形資產。

所以,別急著報名什麼「未來會紅」、「最能賺錢」的技能班,當你手上積蓄不多,卻準備花大錢報考證照課或某堂線上課程,打算培養一項專長之前,請三思,網路年代有許多免費線上課程資源,即使花一輩子都學不完。

▌學會接住自己的弱點

可能有人會卡住,不知從何開始一技之「嘗」,自己又沒證照、沒經驗,誰敢用?

沒錯,所以要主動認識「有嘗過」的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找機會大膽詢問對方工作機會,自己創造雇主。沒證照、沒經驗的優點是,沒有框架、學得更快,順便替自己上一堂「如何劣勢轉優勢」實戰課。學會接住自己的弱點,也是重要的一技之長。

百工計畫正式結案,但我不會停止體驗工作,只是行腳了一百公里,況且我已練就出全宇宙最強的軟實力:「能在最低薪、最高壓、最惡劣環境,眼神死但不出錯,靈魂空但會微笑,沉默但不失幽默。」


本文摘自 大塊文化《百工計畫》 藍白拖.著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MOMO

►延伸閱讀:在電商物流倉的一天──《百工計畫》藍白拖:好想直接逃走!
►延伸閱讀:總是厭世不想上班?也許問題不在你:《上班路上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