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hatGPT
這份工作像是一場極地挑戰,看似瑣碎的體驗,卻讓我重新理解「為了生活而咬牙苦撐的人」的日常。
能在高強度工作環境存活下來的人,不是學校考試最強的,而是適應力最強的。
換了三份一日零工後,我在臉書上分享了「百工初體驗」的見聞,意外獲得不少回響。留言中有讚美、有打氣,也有質疑。其中一則來自職涯規劃師的留言讓我印象深刻,他寫到:「打工是很棒的體驗,但出了社會還是要為長遠人生做規劃,找到一份穩定的正職工作,才能培養專業技能,保有未來的競爭力。」
他說的我懂,但頻繁換工作,真的無法培養專業技能嗎?我認為可以,只是百工計畫才剛起步,我還在摸索,暫時無法解答。
現在的我,每天花好幾個小時看職缺,不只眼酸,有時還心酸,拿四十歲的年紀作為求職籌碼,在零工市場幾乎是沒籌碼,有時還可能是「負籌碼」,獲得工作的速度比預期中慢。
話說回來,我最近又找到新工作,剛好在我的「工作清單」裡,電商物流倉工作。以前就很好奇,那些網購平台每天處理數萬筆訂單的物流倉庫,到底長什麼樣?流程怎麼跑?畫面一定很壯觀。
▌一場工業風的「微旅行」
這次的上工,像極了一場工業版小旅行,行前通知我們,集合地點在台北車站東三門,早上七點半準時發車,搭遊覽車前往桃園大園的物流中心。收到通知時,還擔心這會不會是詐騙集團招攬豬仔的手法,結果證明,我新聞看太多。
我帶著「跟團一日遊」的心情出門,遊覽車上約三十多人,年齡大多落在二十到四十歲之間,女生大約佔六成,車內一片安靜,只有少數人交談,看起來像打工常客,聊天內容平淡無奇,害我不小心睡覺,直接睡到終點。
當時渾然不知,我已搭上直通地獄的班車。
快到時,車上的領隊開始廣播注意事項,他手拿麥克風,如旅行團導遊般交代:「第一次來的請注意,先上二樓派遣櫃檯簽到、打卡、訂便當,因為每人隸屬不同派遣公司,記得別簽錯。再來,到儲物間放私人物品。之後回到一樓集合,等主管分配工作。不要發呆浪費時間,愈快集合愈好。」
簡單來說,這是開盲盒式的上工,工種與分配地點,當場才會揭曉,也增添幾分未知的刺激。
▌數百名臨時工,看似場面混亂,卻是亂中有序
物流園區非常壯觀,三層高的迴轉車道蜿蜒貫穿,一整棟倉庫長達二百公尺以上,像極了縮小版的工業城。我不敢鬆懈,趕快用手機拍下遊覽車車號,以防等一下沒搭到回程車被遺棄在桃園。
我跟著人潮進入倉庫,裡面早已湧入二、三百名臨時工,來自不同的派遣公司,全部人要同一時間完成報到程序,場面混亂,但亂中有序。
一樓集合時,我首次看到滿佈整層樓的輸送帶結構,像是佈滿地表的巨型樹根,從四面八方串聯交織。風景的確壯麗,但沒時間多看,主管很快就下來分配人力,我被指派到「超商配貨區」。所謂「配貨區」,就是站在輸送帶尾端,負責把每一件貨品按標籤分類,放入物流籠車中,看起來簡單。

▲ 〈電商物流倉——通往地獄的直達車〉
一開始有一位資深大姐帶我,她六十多歲,氣色紅潤、笑聲爽朗,是那種一看就知道常年勞動又樂觀的人。她說自己退休後閒不住,來做物流「當運動」,比宅在家好,以前擺地攤,做過超過五十種工作,她是活生生的百工實踐者。
因貨量不多,我們聊了快半小時。認真工作的人,不一定會被看見,但不認真,被看見的機率特別高。
我突然被調往另一個區域,換區域的路上還竊喜這份工作是薪水小偷的天堂,結果這次直接被抓去「坐牢」,被派去分類撿貨、裝箱、搬運,每個裝滿物品的箱子動輒十公斤,一整天下來,可能搬了五十箱以上。
在這區工作,主管會巡場,沒人敢說話或偷懶,連上廁所的時間大家都省著用,全部人埋頭苦幹,氣氛像極了高壓軍營。
▌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宛如一場極地挑戰
中午十二點半終於放飯,我腰痛得快直不起來,想到下午還有三個半小時,我開始認真擔憂我的椎間盤。
吃的是自費六十元的公司便當,沒熱、沒香味、沒感情,吃完的那一刻,我曾經萌生「要不要直接逃走」的念頭,但想到回程遊覽車不等人,薪資也可能領不到,立刻收回念頭,只能認命撐完。
而比腰痛更痛的是,我的工作區域左右兩邊是女同事,做一樣的搬運工作,體能明顯比我好,看起來還不怎麼喘,我開始懷疑人生。一旦心情煩躁,痛苦感會放大。我覺得好熱、好吵、好悶,輸送帶聲音像卡車開進腦袋,腦子只想著逃離。
終於撐到下午五點,主管問有沒有人自願加班做夜班?我內心咒罵,自願加班個鬼,我只想自願報名做復健。拖著近乎報廢的身體坐上回程車,不到五分鐘,我就累到睡著,還睡到流口水,全車也陷入集體昏睡狀態。
這份工作,就像一場極地挑戰,打破我對自己體力的極限想像,工作環境、節奏、噪音、壓迫感,感受比之前的更強烈。身體痠痛了三天,這些看似瑣碎的體驗,我不只學會了搬貨、承受高壓,更重新理解「為了生活而咬牙苦撐的人」的日常。
這些理解,不是職涯規劃師用一段話就可道破,至於更深的理解在哪,我還在百工路上尋找。






.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