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教我的事──「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事物也改變不了」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進擊的巨人》教我的事──「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事物也改變不了」

《進擊的巨人》教我的事──「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事物也改變不了」

圖片來源:Netflix 
全臺第 1 本!高人氣動漫名言集與現實世界的讀解指南,社會學人氣講師徹底解說!清楚讀懂《進擊的巨人》!

祕密進行的「巨人捕獲作戰」中捕獲到名為「女巨人」的大型生物。在巨大樹森林入口等待的阿爾敏,從大作戰的進行中,感受到艾爾文團長堅強的意志,與表裡如一的冷酷。

當巨人們朝巨大樹森林直奔而來,一臉無法釋懷的約翰,對於艾爾文團長的作法,正在詢問阿爾敏的想法。

「還是讓更多的士兵明白這次的作戰內容比較好吧?」但是,阿爾敏有不同的意見。

「不⋯⋯,我覺得那沒有錯。」約翰驚嚇地回應:「什麼?你說什麼沒有錯?你不知道死了多少無辜的士兵嗎?」

因此,阿爾敏依然以真摯的眼神表達贊同艾爾文團長的行動。

「在知道結果以後再選擇的話誰都做得到。」、「但是⋯⋯!在選擇之前就知道結果是不可能的吧?」、「一定會遇到不知道結果的狀況下就必須選擇的時候。」、「我也知道『結果責任』這個詞⋯⋯但不論有多大的成果,讓士兵們白白死去的這個結果是不會改變的。」、「儘管團長也許真的是冷酷無情的人,但我認為⋯⋯那樣就夠了。」

這已經不只是對著約翰說的,也像是在告訴自己一樣,阿爾敏接著說:「就算夥伴的性命面臨威脅,也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在一百位夥伴的性命與牆內所有人類的性命之間,團長選擇了犧牲一百位夥伴的性命。」

於是,阿爾敏在目前不算太久的人生中,也有了相當確信的事,那就是──「如果有人能夠改變某些事物,那個人肯定是⋯⋯能夠捨棄重要事物的人。假如他們不得不超越怪物,那麼他們便連人性也能夠捨棄。」

再接著就是標題這句強而有力的對白。雖然句子比較長,不過阿爾敏的話尖銳地指出了某種人類的一面。與艾連、米卡莎、阿爾敏從小就認識的駐紮兵團部隊長漢尼斯曾評價阿爾敏「他的頭腦非常聰明」。

▌三位貫徹信念而泯滅人性的歷史人物

在世界史上,為貫徹自己深信的改革而泯滅人性的人們也不計其數,二十世紀前半、世界戰爭期間的代表性人物有以下三位:

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獨裁者史達林(一八七八~一九五三年),在第二個「五年計畫」的計畫經濟下,擺脫了自由主義國家因市場經濟崩潰而引發的經濟危機影響,掌握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決定性的一席。但是在透過肅清而建立的獨裁體制中,一生到底殺害了多少生命是不計

其數,與戰後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毛澤東有幾分相似?

接著,納粹德國的總統希特勒(一八八九~一九四五)將地球全體導向第二次世界大戰, 對猶太人、同志、身心障礙者等等其認定為異類的人們進行大規模種族滅絕(群體殺害、大屠殺),史稱「納粹大屠殺」(猶太人大屠殺)。

最後,美國民主黨總統杜魯門(一八八四~一九七二年),是與希特勒不相上下的種族主義者,在前任總統羅斯福死後,接續核武器開發政策的「曼哈頓計畫」。之後,以「如果死光了就好」的態度,把我們日本人當作人體實驗似的,在廣島、長崎投下了原子彈⋯⋯。

以這些人的行為作參考,艾爾文・史密斯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想交由讀者自己判斷。


本文摘自 白金文化《進擊的巨人:殘酷世界中的生存語錄》 伊藤賀一.著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博客來

►延伸閱讀:好想活出自己?先練習「刻意捨去」!
►延伸閱讀:一隻不起眼的黃蜂,竟能顛覆整個世界?──《黃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