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批評與自責──《靜心的力量》帶你找到自在與喜悅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放下批評與自責──《靜心的力量》帶你找到自在與喜悅

放下批評與自責──《靜心的力量》帶你找到自在與喜悅

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人的病有千萬種,但解藥只有一帖,就是「靜心」,把焦點帶回自己身上,善待自己、享受生命、笑看人生

跌倒受傷可以擦藥包紮,那麼「心」受傷了該怎麼辦?答案或許是:靜心。

靜心,不只是療癒內心的方法,更是一種學習「愛」的練習。當你懂得愛自己,就能更自在地愛別人。當你具備愛的力量,人生的挫折就不再是壓垮你的重量,而是幫助你成長的養分。

一、停止自責:和內心的大猩猩說「STOP!

在人生旅途中,跌倒在所難免。工作失常、決策錯誤、計畫延宕‧‧‧‧‧‧這些都可能讓我們陷入自責的迴圈:

  ■  「我真沒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  「我是笨蛋,當初就不該這樣做」

  ■  「怎麼連這麼簡單的事都堅持不了」

這些聲音,就像心中有隻躁鬱的大猩猩,不停暴怒。此刻,你要做的,就是對牠說:「STOP!吃根香蕉吧。」靜心的力量,就在於幫助我們觀照內在。當你受到批評時,記得自己有選擇:

  ■ 你可以選擇暴怒、反擊

  ■ 也可以選擇靜下心,冷靜思考下一步

靈性智慧大師奧修提出「靜心三重點」:

  ■  放鬆:身心放輕鬆,保持舒適狀態

  ■  觀照:像個旁觀者,只觀察不干涉

  ■  不批評:不評斷對錯,讓思緒自由流動

而賴佩霞老師則在《靜心的力量》補充兩個重點:

  □  享受:享受靜心帶來的靈魂淨化

  □  慶祝:為生命中的愛來點慶祝

小行動建議:找一個舒適安靜的空間坐著,深呼吸五到六次,讓自己閉上眼睛,觀察自己臉上的微笑,並讓自己帶著微笑,靜心五分鐘。

二、找尋目標:探索內在,與自己相遇

靜心,不是逃避世界,而是學會「臨在」。

當我們靜下來獨處,會發現:獨處 ≠ 孤寂,而是生命給予的珍貴禮物。當我們用安靜去傾聽自己時,會發現目標並不是外加的壓力,而是內心自然湧現的方向。

想像十年後的自己,坐著時光機回到現在,並站在你面前。大膽問他一句:「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你會發現,答案不在外在的世界或他人的期待,而是早已藏在你心中。

找到人生目標,不是追逐更多,而是:

  •  探尋內在的渴望

  •  把時間花在真心熱愛的事物上

  •  勇敢走在屬於自己的路上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目標,可以從以下三個問題開始:

  •  什麼事情,讓我忘記時間?

  •  我最希望被別人記住的是什麼?

  •  即使沒有人看見,我也願意持續做的事是什麼?

小行動建議:準備一本「未來日記」,試著寫下十年後的自己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從工作、家庭、興趣到心靈狀態,越具體越好。

當文字浮現眼前,你會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走的方向。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愛、善意與行動上,生命自然會長出它該有的形狀。

三、語言的力量:口說好話,讓幸福發芽

懂得愛自己之後,下一步是:用語言去愛別人。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創造幸福的種子。我們心中都有兩匹狼:一匹邪惡,一匹善良。

  •  惡毒的語言 = 餵養邪惡的狼

  •  善意的語言 = 餵養善良的狼

要改善人際關係,可以善用非暴力溝通四步驟:

  1.  觀察:清楚描述事實

  2.  感受:表達真實感受

  3.  需要:說出內在需求

  4.  請求:提出明確請求

例子一(表達需求):

「我們這個月約會三次,每次你都遲到超過 10 分鐘(觀察),我感覺不被尊重(感受),我需要你重視準時(需要),你願意下次提早 5 分鐘到嗎?(請求)」

例子二(給予正向回饋):

「當我們吃飯時,你沒有滑手機(觀察),我覺得很開心(感受),因為我需要被重視(需要),下次也可以繼續這樣,來場高品質交流(請求)」

除了與他人溝通,別忘了也要善待自己。當你失敗時,不要對自己說「我真糟糕」,而是換成:「我正在學習。」這樣的語言能轉化能量,讓自我對話成為成長的動力。

小行動建議:今天開始,練習每天寫下一句「善意語言」,對自己或他人都可以。

例如:「謝謝今天的我,努力撐過了一場艱難的會議。」當善意的話語累積下來,你會發現幸福正在悄悄發芽。

▌靜心,讓幸福落地

靜心的意義,不只是靜坐,而是實際的生活態度:

  ■  停止自責,擁抱自己

  ■  探索內在,找到目標

  ■  善用語言,把愛傳遞出去

今天,不妨對自己說一句:「我值得被愛。」這句話,或許就是你幸福的起點。


全文經 古閱書 授權轉載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MOMO

►延伸閱讀:不讓悲觀決定人生:3 個練習,重啟你的「人際信任」
►延伸閱讀:你的人生有遺憾嗎?臨終關懷護理師:人們最遺憾這
5 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