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課程,用腦科學原理訓練神經彈性,引導最大潛能,財富、成就、關係全面升級
《釋放全腦潛能的吸引力練習》這本書教你如何透過科學方法,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大腦,達成你想要的生活。
作者 Tara Swart 是一位神經科學專家,她認為一般人平常只使用了大腦的一小部分潛力,因此提出了「全腦思維法」,透過提升情緒管理、動力、感覺、直覺、邏輯以及創造力這六種能力,讓大腦變得更強大、更有效率。書中提供了四個簡單清楚的步驟,教你如何改變慣性思維,建立新的思考模式。你會學到如何用視覺化技巧,清楚想像自己想要的未來,讓大腦提前做好準備,吸引更多機會。
作者也會告訴你如何擺脫負面的情緒與害怕失敗的心理,將專注力放在自己最重要的目標上,逐步掌握人生方向。簡單來說,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多項科學證據,證實了「吸引力法則」確實存在且有效,並進一步提供了顯化方法、具體步驟。接下來我會分享書中提到的 3 個科學證據,以及我的個人經驗。
▌吸引力法則:選擇性注意力
選擇性注意力,是吸引力法則有效的科學證據之一。
選擇性注意力是大腦的一種認知過程,在這過程中,大腦會專注於少數重要的感官訊息,同時過濾掉不必要的雜訊。
因為你只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所以你可以不受干擾地實現目標。
1998 年心理學家 Daniel Levin 和 Daniel Simons 做了一個名叫「門」的實驗。在實驗中,一位研究員拿著地圖向行人詢問方向。當行人接過地圖並向研究員指出該往哪裡走時,兩個工人抬著一扇門經過,擋住了研究員與行人之間的視線,此時,第二名研究員迅速上前取代了第一名研究員的位置,也就是說,路人的說話對象完全變成另一個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實驗中,50% 的路人沒有注意到他們正在談話的對象在門板經過後已經換人了。他們專注在地圖和指路,大腦未能察覺詢問者的外貌和聲音已經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判定研究員的外貌是無關緊要的,因此淡化了與此相關的所有感官資訊。
就像我是一位常寫書評的創作者,把大把時間用來閱讀與寫作,鮮少關心時事與娛樂新聞。所以我平常吸收到的資訊是哪位作者出新書、哪位作者推出新的演講影片等等,而完全不會得知最近哪個藝人被爆料,或是哪位 YouTuber 被炎上之類的資訊。我想這就是選擇性注意力的功勞——專注在與自己有關係的。
▌潛意識中的大腦活動:價值標記
價值標記,是選擇性注意力的一部分,是指大腦對接收的每一條訊息(包括人、地方、氣味、記憶等)進行評價的過程,這是潛意識的大腦活動。
這一過程發生在我們對外界刺激做出任何反應之前,會影響我們隨後的行為和反應。例如,一個人可能會注意到街上停著一輛舊的紅色轎車,回想起自己曾擁有的第一輛車,並產生美好的回憶。他的價值標記系統喚起一個在表面上已遭遺忘的古早記憶,藉由追溯青少年時期的關聯,而在內心深處引發溫暖的感覺。他可能會特別注意停車的人,並且開始一段原本不會進行的對話。其他在大腦(邊緣系統和丘腦)中沒有標記「紅色轎車」之人,即使這輛車停在他家門口好幾天,可能也不會注意到這輛車。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本能地對所有人事物打分數,分數愈高(與自己有高度相關的),存在長期記憶區的機率就愈高;分數愈低,可能轉頭就忘了。而存在長期記憶區裡的記憶能幫助我們快速做出遇到未來事件的反應。例如看到生日蛋糕,就知道即將要唱生日快樂歌;看到家人、朋友不舒服,會本能地過去關心。
▌廣泛連結有助於顯化
廣泛的連結,代表交友廣泛,這有助於書中提到的顯化。
這個概念認為,我們彼此之間和宇宙是相互聯繫的。正是這個原則支持我們培養積極、以豐盛思維思考的生活態度,並進一步實現目標。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非常需要歸屬感。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渴望與其他人和世界建立連結,以富有同理心和合作的方式行動,是一股強大的動力,它會刺激大腦的同理心通路,進而觸發神經化學物質催產素和多巴胺的釋放,這些化學物質會促進情感連結和愉悅感,成為大腦獎勵系統的一部分。無數的研究顯示,擁有強烈的意義感和目標感與生活滿意度成正比。這也是正是人類能夠創建文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