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時代的預言家—《旁觀者》彼得.杜拉克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認識時代的預言家—《旁觀者》彼得.杜拉克

認識時代的預言家—《旁觀者》彼得.杜拉克

(圖片截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E2eCqdovw)

「管理」的價值是什麼?

實務上來說,有階層的組織能讓主管按技巧、組別、經驗分配工作,讓每份能力適得其所;在生產力上,適當的分工管理,能從上而下、再從下而上,不斷循環,推動組織前進。我們可以說每間公司至少都很重視管理,不管是百年企業、科技大廠、甚至是新創公司,沒有管理,就無法建立組織。

但是很多人也很疑惑,若企業真正重視管理,為何少有人真正見證過「好」的管理?每間公司有如一個小型社會,有自己的權力結構、文化、溝通習慣。沒有人便沒有管理,而第一個提出管理應該重視「人的多變」的,是當代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杜拉克是誰?

管理學是一個相對其他社科領域來得新的領域。大約是在二次大戰、美國率先走向工業化社會之後,才漸漸走向科學管理路線,除了提高生產力跟效能的理論之外,也逐漸開始重視「決策」的重要性,例如曾任美國AT&T總裁切斯特·巴納德(Chester Barnard),在1938年出版的《經理人員的職能》。但任何熟知之管理的人,不可能沒有聽過杜拉克,以及讓他被譽為世界管理學泰斗的鉅作《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今日全球跨境電商之王亞馬遜(Amazon)經常掛在嘴邊的企業口號「顧客至上」,這個概念最早可說是來自杜拉克在這本1954年出版的書。半世紀以前被提出的創新觀點,至今依然適用。

當有人問比爾蓋茲說,他覺得誰對他影響最深,他馬上回答:「當然是杜拉克。」

創立晶片巨頭英特爾的Andrew Grove也曾說過,杜拉克是「我的英雄」。杜拉克的影響力遍及全球,而我們很慶幸,在這本最不像、但卻又最貼近他一生的著作《旁觀者》中,我們得以像是進入《哈利波特》校長室中的儲思盆一樣的姿態,隨著他敘述人生中遇到的15個人,一同沈浸入他的回憶。

從細微之處觀察人,從時代格局解釋人

杜拉克生於奧地利仕紳家庭,往來都是19世紀當代的歐陸知識份子,讓他有機會認識不少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他的筆下,每一個故人背負著各自的歷史風霜,而他也很擅長將每個人物的故事拉大格局,見微知著。

比如說當代最知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依德,也是20世紀影響力最大的人之一,他以〈真假佛洛依德〉命題,質疑佛洛依德到底是真的一生窮困、身為猶太人卻被反猶太的學術界排擠、且醫學界還不重視他的成就?

直到杜拉克有機會與佛洛伊德本人與其家族接觸(這點真的是令人羨慕呢!),他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那麼,難道是佛洛依德是自欺欺人的騙子?他一向自稱的苦難為何與他的家人、歷史紀錄完全相反?結果看到了最後,我們才得以發現,杜拉克並不全然是談佛洛依德,而是在談當代醫學的轉變,而在新醫學與舊醫學之間,科技反轉得太快,即使是如醫學這樣先進的領域中,社會依然需要過渡期。

類似這樣的敘事手法,就像是一戰前三兩下被愛國主義擊垮的浪漫社會主義〈伯爵與女伶〉,以及奧地利經濟學人的副總編卡爾·博蘭尼(Karl Polanyi)認定多餘存款應當捐出去的〈博藍尼這一家〉裡都可看出。他們都從觀察小人物、單獨的個體出發,繼而往外推展到整個社會大局的變化。

杜拉克像是寫小說一樣呈現他筆下的每個人物,成功、失敗、成為英雄,還是被世人遺忘...,但真正諷刺的,這裡面每一個大起大落,都是真實存在,甚至其影響力至今都仍存在的重要人物。

重讀100次,學會不一樣的角度歸納觀察

杜拉克恰巧生在19世紀、恰巧生為奧地利猶太人、恰巧來到美國,認識企業組織、發揮出他鯨魚數字、理論、以及擅長觀察人的一面。

在他的文章中,你會發現他在當時書寫時,原本可能被視作「寓言」的故事,過了半個世紀重看,卻是「預言故事」。他透過觀察身邊的人的行為,察覺到社會變化,找到人類行為的邏輯慣性。他讓我們明白,創新不是重複歷史之間的差異,而是推敲出未來的趨勢。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推理過程,想了解大師看待事情的視角、思考方式,很推薦閱讀這本有如小說的《旁觀者》。杜拉克大師客觀忠實、又詳盡的紀錄,在該停頓的地方休息,加入自己的觀點,以穩定且深厚的背景知識補足那些人生命經歷中跳躍過的時間。

讀來相當過癮。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彼得·杜拉克  著

開根好_旁觀者_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_天下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hi.square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