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的諮商,為你的人生留下一道光:讀歐文.亞隆《心靈時刻》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一小時的諮商,為你的人生留下一道光:讀歐文.亞隆《心靈時刻》

一小時的諮商,為你的人生留下一道光:讀歐文.亞隆《心靈時刻》

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22 個卸下心防的靜謐時光,與另一個靈魂,在人生一瞬的交會中,一起走上一小段路

2021 年讀完歐文亞隆與其妻瑪莉蓮合著的《死亡與生命手記》後,心中暗暗覺得感傷,除了此書是亞隆夫妻合寫、談論瑪莉蓮的逝去以外,更多的是自我猜測此書可能是大師的最後一本著作,看著時代巨擘離我們遠去不禁深深覺得可惜。

90 歲的人生智慧

然而今年五月得知心靈工坊帶來歐文.亞隆與其子班傑明.亞隆一同完成的《心靈時刻》令人驚喜又訝異,驚喜的是歐文的文采總不讓人失望,新書中必定藏著許多生動的敘事;訝異的是歐文在高齡九十歲的人生經歷中,再次敞開心房與我們娓娓道來他在諮商間與世界各地的人生相遇、碰撞、拉扯所產生的火花。

但翻開《心靈時刻》細細閱讀後,深感歐文在此書說得更多的是在面對年華老去,記憶力不如往常的自己,如何運用畢生絕學使更多人獲益,留下更多資訊給後輩(諮商師),不厭其煩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囑諮商師該有的專業、態度與理念。

面對大不如前的自己,歐文顯得相當開放,甚至說是勇敢。

舉例來說,以歐文亞隆這樣教科書等級的大師,高高在上的名聲與地位要在書中坦承自己誤將病人諮商後的評估錯寄給當事人(可能連新手都不會犯的錯誤)引起當事人的反感與不悅是需要相當的勇氣;更進一步要承認自己在與某位病人會談後短時間內就完完全全想不起來談了些什麼的恐慌並在書中誠實揭露,除了勇氣更需要拉下大師面子的決心。

▌平心看待人生路上的崎嶇與波折

這是我讀《心靈時刻》感到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大師年事已高,著作眾多且桃李滿天下,何苦自曝其短呢?

在九十多歲的高齡繼續接案並整理成冊,讓世人看到自己也有無力施展之處,也有不成功的接案經驗,硬生生把自己拉下神壇展現平凡的一面。

坦誠面對及永遠理解人性有無限可能使得《心靈時刻》讀起來活靈活現,不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老者以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學術知識對讀者說教,而是溫暖又溫柔地晚輩訴說:嘿,我到現在都還是會遇上這種鳥事,平心看待你/妳在專業路上碰到的崎嶇吧!

歐文透過與 22 位病人的一小時諮商,穿插自己畢生所學,誠實敘說自己與每個人在這一個小時裡的感觸。

其中不乏許多人衝著歐文.亞隆閃亮的名號而來,在這 22 個人當中,一位女性個案讓我印象最深刻。她與亞隆會談的過程中,不願意與亞隆合作挖掘自己的過往。因為在她的認知中,過去的事已經過去,她只想請歐文「修理」當下的困境就好,歐文僅有短短一小時的會面時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想要帶著她回頭看以往的經驗卻無疾而終。

▌自己的課題,終究得由「自己」面對

「找到名師就得救」可說是人生路上的迷思,不管在親子關係、兩性交往、職場互動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的考驗中,不少人總是想找「大師」外包棘手議題,然後就可以事不關己瀟灑往前走;殊不知這麼做實在很難過關,萬事終有一天回到自己手上,越不面對恐怕就得花越多時間面對,完全不是搬出大師就可以撒手不管,他人代勞的。

《心靈時刻》收錄最後一個故事就是歐文.亞隆個案諮商工作的生涯終點了,感謝他在面對體力與記憶力的挑戰之下仍願意為世人帶來一部新作品,孜孜不倦地闡述他一生中覺得對病人有用有益也有價值的專業態度與核心精神。

雖然不確定往後能否有機會再讀歐文亞隆的新作,但我相信以這一位老人家不藏私的精神,行有餘力之際必定能再看見他始終持續努力想為精神醫學留下來的那一道光。


本文作者為 魏妏秦【看見自己,成為母親】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MOMO

►延伸閱讀:一條線牽起我們,牽起彼此的掛念與依賴:《我們之間的線》
►延伸閱讀:停止批評自己,理解自己的選擇!周慕姿:每個過度努力都是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