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吧,世界的酷兒!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起義吧,世界的酷兒!

起義吧,世界的酷兒!

Photo by Bret Kavanaugh on Unsplash

數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酷兒都承受著暴力和嘲笑,只因他們勇於活著。他們一直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反撃,直到一九六〇年代初,在經歷一連串由變裝皇后和跨性別社群領導的起義後,社會上才有更多人開始理解酷兒不只是喜劇和娛樂,他們更是有血有肉的人,厭倦了不被善待。

在一九六〇年代之前便已有同志運動組織,馬太辛協會(Mattachine Society)和碧麗提絲的女兒們(Daughters of Bilitis)都是在一九五〇年代創立的,不過,直到石牆暴動(Stonewall Riots),同志運動才從原本僅是爭取接納,進而改為採用更激進的手段。這個重大的轉捩點促成了同志解放陣線(Gay Liberation Front)的成立,這個政治倡導組織為酷兒解放力爭了許多場得來不易的勝利。

變裝的世界高舉反抗的精神,始終拒絕道歉並為自己而驕傲。有瑪莎·P·強森(Marsha P.Johnson)和史托米·德拉維利等變裝藝人在石牆酒吧領導起義,也有變裝皇后水晶·拉貝加(Crystal LaBeija)對抗白人對變裝選美現場的支配。這一切傳遞出一則響亮且淸晰的訊息:酷兒們反撃吧!

庫柏甜甜圈暴動 The Cooper's Do-nuts Riots

一九六三年,小說家約翰·瑞奇(John Rechy)出版了他的半自傳處女作《暗夜之城》(City of Night),主角是一位居住在洛杉磯的男同志性工作者。他筆下的皮條客、跨性別者和變裝皇后皆引人入勝,但其中一章尤其突出:這章所寫的是一九五九年庫柏甜甜圈暴動(Cooper's Do-nuts Riot),這個事件被視為美國第一場酷兒起義。

這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甜甜圈店,藏身於洛杉磯所謂的「同志窟」(gay ghetto),在這裡,警察在變裝顧客聚集時跑去騷擾已成慣例。但在一九五九年五月的這個決定性的夜晚,當警察企圖逮捕五名顧客時,卻遭遇暴力反抗。沒多久,圍觀者就拿咖啡杯、垃圾和隨手可得的任何物件擲向警察。增援部隊迅速趕到,封鎖了整條街道,然而,這場小型動亂卻為往後的十年定了調。

開根好_變裝的藝術_大塊_coopersdonuts
(來源:網路)

開根好_變裝的藝術_大塊_dragqueer
(來源:網路)

石牆暴動 Stonewall Riots

一九六〇年代,警察持續突襲酷兒們的巢穴,但酷兒社群對迫害的反抗也與日俱增。一九六六年,舊金山田德隆區(Tenderloin)的康普頓餐廳(Compton's Cafeteria)被掃蕩,一位跨性別女性把咖啡往警察臉上潑,因而演變成暴動。

她的朋友們──也是跨性別女性──有樣學樣,紛紛拿包包和高跟鞋打警察。

三年後,紐約的石牆酒吧(Stonewall Inn)被掃蕩後,是連續一星期的暴動和史上首場驕傲遊行的誕生。當時,這家破舊的酒吧內盡是摻了水又賣太貴的酒精飮料。眾所皆知,紐約市當局拒絕發酒類販賣許可證給同志場所,當地的黑手黨員胖東尼(Fat Tony;本名安東尼·薩雷諾(Anthony Salerno))便介入管理。為了應對無許可證的問題,他稱這些場地為「瓶子酒吧」(bottle club)──會員可自備酒精,私下飮用的場所。

突襲仍是常態,但通常會有人通風報信,或用賄賂解決。然而,六月二十八日的晚上,情況即將改變。

便衣警察突襲石牆酒吧,要顧客迅速列隊,檢查他們的身分證,又闖進廁所視察是否有人違反任何針對變裝的法律。不久,突襲就因為顧客拒絕配合暴力的警察而難以繼續。被趕出酒吧的顧客擺出敢曝的姿勢來嘲諷警察,在酒吧外越聚越多的群眾鼓掌支持。當囚車抵達要載走被逮捕者時,繃緊的氣氛如泡沫般爆破,混亂隨之而起。人群開始扔各種唾手可得的東西,被逮捕者成功逃脫。

*註:「敢曝(Camp),依據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Dictionary)的定義,是指「男性的外貌或舉止過於女性化。」

從這裡開始,各種說法都有。據說扔向警察的各種「臨時導彈」,有磚塊、高跟鞋,甚至還有汽油彈。有人讚嘆最先打警察的,是一位無名變裝皇后(用她的鞋子);又有人說混亂的開端是史托米·德拉維利,警察是她打的,她一邊打,一邊問群眾:「你們怎麼不做點什麼?」無論煽動者是誰,這場僵局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引發了一連六晚的示威,以及一場全球性的同志運動。

石牆未必是首場酷兒動亂,它所發出的號召卻響遍世界。

Stonewall riots.jpg
(By Stage and Cinema -DVD Review: STONEWALL UPRISING (PBS) Photographer: Joseph Ambrosini of the New York Daily News, Fair use, Link

石牆英雌 Stonewall's SHEROES

我們很可能永遠也無法準確地掌握石牆暴動剛爆發時的情況,但所有說法都提及以下三位勇敢的英雌:希薇亞·里維拉(Sylvia Rivera;跨性別女性)、瑪莎·P·強森(Marsha P. Johnson:經常被並稱變裝皇后和跨性別女性)和史托米·德拉維利(陽剛女同志),她們都是非常規性別的有色人種。她們參與其中的酷兒倡導史在暴動落幕後,繼續走了很長的路。
 


史托米早就因貴為珠寶盒歌舞秀的首位變裝國王而聲名大噪,這位充滿魅力的表演者,其後利用她的天賦為受虐者和家暴受害者募款。希薇亞和瑪莎則共同成立了跨性別倡導組織「星星」(STAR,即街頭易裝癖行動革命者〔Street Transvestite Action Revolutionaries〕的縮寫),並以熱情和信念,以及推動同志解放陣線成功爭取實質政治改變的激進抗議手段,來領導星星。

要是酷兒社群中沒有她們這些前輩,上述進步大概要需時更久才會達成。

本文節錄自大塊文化《變裝的藝術》

►延伸閱讀:《阿媽的女朋友》也許我們還沒從櫃裡出走!
►相關書籍:大塊文化《變裝的藝術》,傑克·霍爾 著

開根好_變裝的藝術_大塊_酷兒

https://www.facebook.com/hi.square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