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的河流上,我們仰望星空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在黑暗的河流上,我們仰望星空

在黑暗的河流上,我們仰望星空

Photo by Casey Horner on Unsplash

一場疫情,打亂了生活的節奏,甚至打亂了人生規畫,朋友中本來要出國念書的、計畫結婚蜜月的,因為防疫隔離、居家上班,全部都延宕下來。防疫期間連出門踏青、看場電影,都是極奢侈的想像。你是不是也多了和自己相處的機會,多了和自己對話的學習?想想內心深處:自己最想做什麼?做什麼最幸福?王立中的《微觀的地方創生-台日跨國工作移居手記》在第三章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寶物。或許,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我們人生想要擁有的寶物是什麼?

故事從一場老爺爺們的聚餐拉開序幕,永遠無法出席的人還佐以照片,隨著年齡的增長,離別好像成為了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情。

這是多年前,一個信用卡廣告出現的場景,五個台灣人平均年齡81歲,一個重聽、一個得了癌症、三個有心臟病,每一個,都有退化性關節炎,六個月的準備,環島13天,1139公里,從北到南,從黑夜到白天,只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人為什麼要活著」,但也點出了「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沒有早晚的問題」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慨,自己的人生到底做什麼是最幸福?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這樣開始的:小時候為了滿足父母的期許活著,長大後繼續帶著這份期許,為了滿足社會標準活著,然後是結婚生子,為了伴侶和孩子活著,就這樣一直到老,直至到生命結束。

我們常將「老」與「悲哀」劃上等號。人窮盡一生看似追求成就自己,實際上卻總為他人作嫁,我們常聽見上一輩的人嘴裡時常叨唸著「等孩子長大了,我就要……」,等到孩子真的長大了,卻又進入了等孫子長大成家立業的無限迴圈裡。然而我們可曾靜下心來想想「最重要的寶物」或「為什麼而活」嗎?的確,答案很難隨著歲月流逝自然浮現,然而等到答案自己出現那天,我們的生命往往已經所剩無幾了。

夢想是一個很「需要體力」的詞彙,像是專門為年輕人打造的一樣,它看似和老年人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但這些不老騎士們卻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達成,「實踐」才是重點,並不是年紀大了就該坐著等日子。

王立中提出了他的看法,「你心中有沒有懷抱什麼夢想?就是現在,趁著腳還有力氣、神智還清醒的時候,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要在這世界上過得幸福快樂,可不是只要錢就行了。

他說,「不管你要怎麼活,千萬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願望或目標寄託在別人身上,否則運氣不好,只會留下無止盡的痛苦跟失望。」那些為了家族或子女付出了一生,直到退休後才到光輝塾尋找自己生命意義的人,也許多少會對這句話有共鳴吧!

他另外一個衷心的建議是,生命是有限的。

隨著年歲愈長,遺憾也就愈多。我們不用等到八十歲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我們年輕時,都會覺得有用不完的時間,今天不做,還有明天,好像,我們都不會變老。追夢這檔事,要大家心裡明白,不要等。今天,或許是人生最後一次圓夢的機會。

人生不是一個機遇的問題,而是一個選擇問題;夢想不是我們要等待的東西,而是我們要實現的東西。

►延伸閱讀:走一趟那個還沒看過的日本—台灣某魯蛇的日本社會實踐雜記

  • 開根好_微觀的地方創生_斑馬線文庫_王立中抓住風一樣的人-謝子涵-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