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化為傷痕,聆聽百年前的歸鄉呼喚:《蕉葉與樹的約定》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當歷史化為傷痕,聆聽百年前的歸鄉呼喚:《蕉葉與樹的約定》

當歷史化為傷痕,聆聽百年前的歸鄉呼喚:《蕉葉與樹的約定》

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一本以「能高野球團」為靈感起點的小說,旅荷臺灣作家Nakao Eki Pacidal,凝視家鄉的溫柔之作。兩名馬太鞍青年,帶彼此回家的百年之約

當我闔上這本《蕉葉與樹的約定》的那一刻,雖然身在 21 世紀的捷運車廂內,但我的心卻好似被拉回了 1920 年代的花蓮港;隨著書頁,我彷彿感受到百年前的海風、聽見球棒擊中棒球的清脆聲,以及原住民少年在球場上奔跑的腳步聲。

這本書,不只是讀完,而是在心上刻下了一道微微泛疼的痕跡,在閱讀的過程中,心中五味雜陳,我數度激動到紅了眼眶。

▌歷史的骨架

故事的起點來自真實的歷史。

1920 年代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兩名來自馬太鞍部落的少年,被選為日本高砂野球隊的隊員,遠赴異鄉參加比賽。這段歷史的原型,正是台灣日治時期的第一支棒球隊「能高團」,也是第一支在日本甲子園出賽的台灣原住民球隊。

然而,作者並未止步於史實重現,而是以這段歷史為骨架,勾勒出了一段溫柔又蒼涼的故事。小說不僅重現了那個時代的背景,更賦予角色血肉與情感,讓百年前的命運得以在眼前再次呼吸。

▌殖民與戰火之下的離散

故事以雙線敘事推進。

2020 年代,一位阿美族的青年其朗在京都留學,偶然遇見了另一位與他同名的鬼魂,這位鬼魂,正是百年前未能回家的少年。其朗承諾帶鬼魂回家,於是回到花蓮,與好友小薰四處奔走,探尋鬼魂的身世。這份跨越百年的約定,成了兩段故事之間的橋樑,也將讀者的視線引回那個被殖民、被遺忘的時代。

1920 年代的花蓮港,蕉葉、樹、莎莎三人是來自花蓮馬太鞍部落的兒時玩伴。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蕉葉與樹在花蓮海灘擔任苦力,而莎莎則寄宿於日本官員梅野先生的宿舍,為其準備三餐、照料日常需求。對於蕉葉與樹而言,棒球不只是運動,更像是命運的召喚,也是當下他們唯一能專注的事情,它能帶他們脫離擔任苦力的人生,也是一條通往外面世界的細窄道路。他們渴望藉著球技闖出一片天,卻沒想到離故鄉越來越遠。

而留在花蓮的莎莎,始終在等,等著她兩位青梅竹馬從異鄉歸來,等一聲熟悉的呼喚。但等著等著,日子被季節推著走,從一個春天等到下一個春天,她盼望的那兩個身影,卻再也沒有踏回故鄉的土地。

▌被殖民的無力感

書中不只描寫比賽與旅程,更直面原住民在殖民統治下的處境。

角色們在日本文化面前感到深深的自卑,名字被改,語言被限制,生活習慣被壓抑。蕉葉與樹只能在運動場上找到短暫的平等感,然而比賽的榮光轉瞬即逝,回到現實時,身分與階級的隔閡依舊存在,那份刻在心上的自卑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抹去的。

而對他們而言,最深的痛是來自與部落文化的脫節。

馬太鞍部落的「年齡階層」是凝聚族人、傳遞責任與認同的重要儀式,蕉葉、樹與其他外出的青年每年都盼望著回家參加祭典,卻一次次落空,他們總想著有一天能回家,然而命運卻推著他們一步步向前,始終沒有回頭的機會。他們錯過的不只是儀式,而是與族群的連結與歸屬感,這份缺席,是一旦斷裂就難以修復的傷口。

▌如潮水般冷冽的「生命無常」

書中有一句話深深烙在我心裡,鬼魂勸其朗回家加入年齡階層時說道:「沒有可是。我十七歲的時候也以為人生很長,結果二十四歲就死了。」

這句話沒有華麗的形容詞,也沒有煽情的鋪排,卻如同寒潮一般,冷冷地拍上心頭。對鬼魂而言,未能加入年齡階層是他終生的遺憾,這不是戲劇化的哭喊,而是一種直白到殘酷的事實陳述,提醒著我們,生命的長度從不由人掌控。

我們總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明天,還有無數的「有一天」可以說出想說的話、再見想見的人、再去想去的地方。但人生其實並不長,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禁得起時間考驗,太多機會,等著等著就消失了;太多話,留著留著就說不出口了;太多人,待著待著就離開了,時間從不為誰停下腳步,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當下,把重要的人和事緊緊抓住。

▌守住彼此的約定──「一起回家」

《蕉葉與樹的約定》的原文書名是阿美族語「Makaketonay to paloma」,意思是「互相承諾帶彼此回家」。短短幾個字就把故事裡的百年等待與離散,凝結成一句簡單卻深刻的承諾。

這本跨越百年的小說,談的不只是歷史與棒球,更是人心與記憶。書中有著不向命運低頭的剛強、有在球場上奔馳的熱血青春、有青澀的戀情與真摯的友情,也有時光的捉弄與離別的酸澀。從部落到花蓮,從花蓮到京都,那句「一定要一起回家」的約定即使過了百年,依然縈繞心頭。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蕉葉」或是「樹」,是你欠他的一個回家,又或是他欠你的一聲道別。

願我們都能趁來得及的時候,替彼此守住那個約定。

若你願意靜下心來,讀一段跨越時空的故事,感受愛、友情與歸鄉的重量,那麼我真心推薦你打開這本書,與蕉葉和樹一起踏上那條回家的路。


本文作者為 波麗與書的小天地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博客來

►延伸閱讀:來自街頭的真實故事,一字一句寫下存在陰影處的點點滴滴!
►延伸閱讀: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 羅毓嘉:讀詩的人,心中仍有熾熱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