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童顏,卻體弱多病?四肢瘦,卻體脂高? 手機不離身、久坐不動、三餐外食、睡眠不足‧‧‧‧‧‧你的生活習慣,正在讓你加速度老化!
年輕,就真的不會老嗎?我們總以為老化是五十歲以後的事,但韓國老年醫學科學博士鄭熙元在《你也可以延緩衰老的速度》這本書中提出了殘酷的提醒:「你幾歲開始老,不是寫在命運裡,而是寫在你的生活習慣裡。」
這本書以紮實的醫學研究與平實直白的語氣,對二十到三十多歲的年輕世代按下警報:我們正悄悄走向「加速老化」的世代。
▌每天的選擇都和你的「內在能力」息息相關
從學生時期開始長期睡眠不足、日常飲食充斥高升糖加工食品、工作壓力過大、過度依賴數位設備,我們每一天的選擇,都在默默削弱自己的「內在能力」。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慢性病、機能退化、心理失衡等問題似乎還很遙遠,真正迫在眉睫的,往往是這週要交的報告和月底的帳單。現代社會的便利讓我們只要滑幾下手機,炸雞和啤酒就能送上門;而低熱量又營養豐富的料理卻因為太麻煩,連煮的動力都提不起來。想到還得鍛鍊肌力,更覺得疲倦。但現實是,唯有跨越這些看似平凡但難以對抗的心理障礙,才有可能為日常生活打開一條邁向健康的通道。
▌老化不是指你有幾歲,而是你還剩下多少能力
書中提到一個重要的臨床概念:衰弱(frality)。
衰弱並不代表生病,而是一種身心功能性的下降,具有五項指標,包括非刻意的體重減輕、肌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持續性的疲倦與活動力降低。當你符合其中三項以上,就進入了「衰弱」的定義,而這也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甚至加速健康崩塌。
鄭熙元博士強調,真正該投資與守護的,不是體重計上的數字,而是我們的「內在能力」:行動力、認知力、情緒調節能力與社交連結力。
這些才是我們與衰老搏鬥時,最關鍵的本錢。
▌預防老化的 4 大主軸
作者在書中援引由美國醫院協會(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美國老年醫學協會(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等組織推廣的 4M 健康管理方案,讓讀者可以從四個面向理解如何延緩衰老的速度。
■ 首先是行動力(Mobility)
行動能力被視為所有健康基礎中最具影響力的關鍵。只要方法正確且持之以恆,無論年紀多大,都可以透過鍛鍊肌力與柔軟度來延緩退化。穩定且規律的高強度運動不只可以提升身體功能,更被研究證實有助於預防失智。運動是一生最划算的健康投資,越早開始行動,就越能累積身體機能資產。
■ 第二是心理健康(Mentation)
情緒穩定、專注力、睡眠品質,無一不深深影響著大腦與神經系統的老化速度。長期睡眠不足會提高壓力賀爾蒙分泌,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削弱免疫功能,對大腦造成顯著傷害。
再來,在當代社會中,我們極度習慣從社群媒體、短影音與訊息洪流中尋找快樂,而非與自己相處。書中建議,我們應該學會專注當下、保持人際互動、參與社交活動,因為與人連結的能力,正是讓大腦保持年輕的重要關鍵。
■ 第三是醫療與保健(Medical issues)
作者一再提醒我們,要建立規律的健康管理觀念,包括認識慢性疾病風險、均衡飲食、避免錯誤的減肥觀念等。減肥不該是飢餓與壓抑,而是補充合適且均衡的營養,並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書中也點出菸酒的成癮問題常被視為「成年人的正常放鬆」,實則是對大腦與神經系統最強烈的毒性來源。酒精是強效的神經毒素,對腦部老化影響顯著;年紀越大,傷害越深。
■ 最後是最重要的事(What Matters)
書中提醒,真正能長壽且健康的人,並非身家背景最好的人,而是那些知道自己人生目標與價值的人。當人擁有清晰的內在動力,才會有理由照顧自己,也才會願意花力氣改變生活方式。
作者提醒我們,有限的時間應該投注在最重要的人與事身上。高齡化的未來不是想像,而是現實,提前做好個人與家庭的健康規劃,已經是人生中不可忽視的任務。
▌哪些生活習慣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這本書讓人不由得一頁頁地自我審視,長期滑手機與久坐不動,已是現代人最習以為常的壞習慣,但這些行為其實會造成脊椎壓力、大腦疲勞與專注力下降。
社群媒體所灌輸的「比較式生活」也在無形中侵蝕了我們的心理健康。而為了逃避壓力,我們可能縱容自己用喝酒、熬夜或暴食的方式獲得短暫放鬆,但這些所謂的慰藉,其實正默默削弱我們的腦力與肌力。
▌延緩老化,別等「有空再說」
健康老化不是靠一種神奇的飲食法,而是靠每天一點一滴的選擇與累積。
書中不教你如何變成超人,也不要求你把生活變得枯燥無趣,而是溫柔地告訴你,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替未來的自己做一點什麼。
我最有感的一句話是:「人只能活一次,你要在還來得及做出改變之前,透過健康生活,預防疾病、延緩老化的速度。」
我們不該再用「等有空再說」來對待健康這件事,因為身體不會因為你忙碌就暫停退化。
這本書非常適合正在工作與生活中疲於奔命,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你、常覺得「我還年輕,沒那麼快老」的你、以及想為未來的自己存下健康資產的你。這不是一本要你放棄快樂的書,而是一本告訴你,你值得活得更有活力、更有選擇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