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李爽作品集
傳奇藝術家李爽訴說她非凡而動盪的人生,從文革到與法國外交官白天祥的戀情,再到入獄和獲釋,每一段經歷都充滿了戲劇性的挑戰。
1981年,中國藝術家李爽與法國駐華外交官白天祥(Emmanuel Bellefroid)正處於熱戀當中,然而,由於當時中共對於異國戀情仍保持著高度敏感性,官方於是設下圈套,藉口例行檢查將李爽請出了暫居的法國使館,並在她與姐姐見面時將其逮捕。
由於當時的中國社會仍非常封閉,處在了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中國人與外國人的自由戀愛對於中共政權而言,仍是一個未知且敏感的領域,尤其又牽扯到了外國高官,李爽最終被以「流氓教唆犯」的罪名判處兩年勞改。
直到1983年,時任法國總統的法蘭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訪中,與鄧小平會面時提及此事,李爽才終於重獲自由。
這一系列看似荒謬的事件,後來也被稱為「李爽事件」。
由於雙方的特殊背景,曾驚動了整個中國文化圈與法國社會,並對中國後續的社會開放帶來不少影響。
如果說這段歷史對你而言非常陌生,也不必擔心,在李爽的回憶錄《爽》中,她將這段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詳盡地記錄了下來。
▌ 一位不甘於時代的女性!
「我不過是為了活得像自己一點,拿自己最柔軟的心,無意中碰撞了最堅硬的權柄,引起軒然大波,但背後的力量乃是中國人無數顆柔軟的沒有吶喊出來的心。」
李爽出生於1950年代的北京,因為父親海歸教授的背景,全家在文革時代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因此她的童年並稱不上是非常愉快。
而後,她的人生又分別經歷了上山下鄉與勞改營的思想改造,然而身為那個年代下的女性,李爽並沒有屈就於時代賦予的這些苦難。
憑藉著出色的藝術才華,李爽在成年後輾轉進入到當時中國藝術界的聖堂—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從事繪畫工作。
在青藝裡,她結識了許多與她有著共同理想的夥伴,如北島、芒克、曲磊磊等藝術界新星,幾人隨後組成藝術團體「星星畫會」,並在1979年發起了一場非官方的集會—「星星美展」。
這次的藝術展,最終成為李爽人生的一個轉捩點,標誌著她從傳統觀念中的女性形象,轉變為敢於對抗時代的象徵。
除了辦展外,在《爽》書中也透過許多類似的經歷,巧妙地描繪出了那個時代下中國青年在個體與傳統社會間所面臨的矛盾,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年輕一代在傳統價值觀與現代生活方式間所經歷的種種掙扎,都被細膩地記錄下來。
書中提到的每一位藝術家,其實都象徵了那一代年輕人的心聲。
他們渴望自由與自我實現,卻被根深蒂固的傳統價值和政治氛圍所困。而這種矛盾和掙扎,也在書中以隱晦的方式不斷傳達出來。
▌ 慾望的理性與感性
除了個人與社會的衝突外,我認為《爽》書中的另一個焦點在於李爽作為當代中國女性的經驗。
在書中,李爽以非常直接且裸露的方式,自我揭露了許多她生命中極為重要的時刻。例如第一次的來潮、情愛的初體驗、墮胎以及最終獲得的異國愛情,這些私密的經驗,都被她毫不避諱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這些敘事中,李爽對於情感與慾望的描寫總是充滿張力,也許是她那藝術家的不羈性格作祟,卻也展現出了她對人性情感複雜性的深刻觀察。
她那豐富且矛盾的情感世界,一方面渴望親密關係與愛的慰藉,另一方面又被現實中的孤獨和挫折所困擾。這種反差帶來的書寫張力,即便是現在來讀仍令人感到心心相惜。
與傳統東方社會對於女性情慾的噤聲態度不同,其中直面的陰暗面,使得慾望與情感在作品中無所遁形、無處可躲。
這也不禁令人反思,對於活在21世紀的我們,是否又已經跨過這道門檻?能夠真正自由地追求內心的真實慾望?
還是說,我們仍是在不斷壓抑自我,以適應社會對我們的期待?
▌ 活為藝術
「其實—誰都是藝術家,單單憑熱情『活』在行動中的人就是藝術家!結局永遠是未知的,顧及結局的人是不敢『活』在激情和行動中的人,那麼既然選擇不進入未知,就不要埋怨生活沒有給你機會!」
《爽》書中的這段話,或許能替李爽的少女時代作個總結。
活在當下、追求激情並積極探索自身與整個世界,李爽藉由這段文字,將她身為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從狹窄的藝術視角擴展到了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之上,強調了一種生而為人理應積極生活的態度。
她認為,人生在世不僅只是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的目標或結果而活著,而是應該盡情享受過程中的激情與探索。
從童年經歷父親被關押、漫長的下鄉運動,到後來勇敢挑戰體制的去追求愛情與藝術,李爽一生中所面臨的種種未知,從未阻礙她對於自由的憧憬。
如何去活、去愛、去追尋理想的生活,她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對抗世界帶來的惡意,在那個被混亂與未知壟罩的年代中活出自我。
我想,這一切都源自於李爽始終相信,對人生「結局」的過度關注,只會限制我們的行動力,使我們成為被動的觀望者,失去了成為創造者的機會。
諸如社會期待、家庭壓力,甚至是對於失敗的恐懼,這些都可能成為我們活出自我路上的障礙。
這種對後果的顧慮,往往讓人陷入自我設限,錯失了生活中的無限可能。
只有當我們專注於當下的行動和激情,才有辦法抓住那些源於不確定性和未知的機會與改變,活成屬於我們自己的色彩。
▌ 用自己的方式,將人生「活」成美麗的畫作
李爽的前半段人生,堪稱人們對抗壓迫與追求自由的典範。
她不僅在繪畫創作中展現出強烈的個人思想,更以其不屈不撓的精神對抗著時代賦予她的各種苦難。
在《爽》這本書中,我們能看到了她如何透過藝術的形象,將個人經驗轉化為對整個社會的反思,並在過程中重新形成自我。也正如她所言,
只要是活在激情和行動中的人,就是藝術家。
李爽選擇了以自己的方式將人生「活」成了一幅美麗的畫作,正面面對未知的命運,最終成為了時代的見證者和改變者。
這種對於生活的積極性和對於苦難的淡然處之,我想正是李爽能夠在逆境中不斷成長、突破自我的關鍵。
唯有專注當下、勇敢行動,我們才能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