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生來就懂數學,用成長型思維開啟孩子的無限潛力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沒有誰生來就懂數學,用成長型思維開啟孩子的無限潛力

沒有誰生來就懂數學,用成長型思維開啟孩子的無限潛力

攝影師:Keira Burton,連結:Pexels

「以後媽媽負責教語文,爸爸負責教數理。」各位是否聽過、甚至自己說過這種話呢?

家長們是否也知道,光是自己有這種觀念,可能就會使孩子(尤其女孩子)具有僵固型思維,並覺得有些科目是自己學不來而放棄挑戰的嗎?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你得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改變自己的觀念。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有非常大的篇幅在講數學教學、評量的方法,我看得很辛苦,因為我以前就是總說自己不擅長數學的媽媽(當然,在這之後我會避免這樣說)。書裡面講到的數學我都看不懂啊!但為什麼還是推薦家長讀呢?首先,如上面所說的,我們要避免自己在育兒過程中傳遞僵固型思維;另外,在知道這些觀念以後,將會大大地影響未來我們幫孩子選擇的學校、補習班或者支持的教育方式。

能力分班 vs. 常態分班好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覺得兩種做法都看似很有道理。常態分班較公平,但是能力分班可以讓程度相當的孩子一起上課,應該可以上得比較多、比較深吧?結果,並不會。能力分班反而會讓老師以為學生的程度都一樣,因此在題目設計上會選出狹隘、簡短的題目。

那能力分班是不是只對學業低成就者有壞處呢?對學業高成就的孩子應該就可以留很多時間讓他們學習更深的知識吧?結果,也不是。能力分班反而對高成就的孩子產生最大傷害,因為他們只要意識到他人認為自己是聰明的,他們便不想打破自己的聰明神話,會傾向只做簡單的挑戰。於是,這樣的孩子有很大的可能就會小時了了,長大變得十分平庸。

回家功課重要嗎?重複練習重要嗎?

贊成回家功課的家長,通常認為只要多練習大量相同觀念的題目,小孩自然就會進步。這也讓我想起小時候曾去過O文體系的補習班打工,補習班的孩子每天就是做重複的題目,數十題、數百題,甚至達到了「計算快速」這個家長喜歡看到的成果,但若目的是真正理解數學觀念,這個做法形同浪費時間,其實正一步步扼殺小孩可能的興趣。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為什麼該對小孩保持高期待?

書中提及的研究結果顯示,若將小孩的試卷分成低難度、高難度,當小孩發現自己拿到的是低難度考卷時,他會連試都不想試就放棄了。另外,重修這件事情更讓孩子認定自己的能力就是差,因此即使重上一次低階課程,孩子大多也不會因此學會。

我兒子喜歡摺紙,常常摺一些自己想出來的作品。前陣子他想到一個帆船的摺法,和我說想要拍下來教別人,於是我幫他錄影後分享在Facebook上,有一位朋友看了之後直說,他對我兒子摺紙的精準覺得驚艷。

其實,會開始摺紙不是因為他有摺紙天賦,而是我看完《大腦解鎖》之後思考過手指靈活對大腦的益處,以及摺紙對空間、數感的幫助。在刻意引導下,我才發現他確實很喜歡摺紙,但我所做的不只是引導,而是對他摺紙的對齊等技巧都持續要求(前提是不對齊並不是他想要的效果)。

因此,是否該期待孩子?或是嚴格要求?我認為是必須的。不過前提是,這些要求的事項必須是孩子展現高度興趣的項目,然後在這些項目給予較高標準、相信他可以做到、必要時做給他看,甚至是卡關的時候也會乾脆地讓他休息,而這樣做之後,我看到的是正向的結果。

倘若以「增加小孩的內在動力」這目標來看,應該得對孩子有較高期待才是,家長跟老師必須對孩子表現出信心。

書中提及的一個研究裡指出,若在測試時都讓學生能收到老師的回饋,但讓其中少數學生多收到一句:「我給你這個回饋意見,是因為我對你有信心。」最後結果顯示,收到這個意見的學生會在一年後達到了更好的成績。

剛好批踢踢實業坊(通稱:PPT)上的婚姻版最近在討論台語,而這種討論文裡面總是會有一派聲音是:「為什麼不把時間拿去讀英文?」我很好奇這樣說的版友,是覺得小孩只能學會華語、英語兩種語言嗎?

對孩子抱持高期待吧!

回家作業與階級不平等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提到,研究顯示回家功課並不影響學業成就,但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家裡情況較為困難的孩子還會因為無法安心在家完成作業,導致教育資源不平等的情況持續存在,甚至產生壓力、減少與家人相處時間等。

試想像,若沒有回家作業,一定會有部分的家長不滿,或許老師可以考慮改變功課的性質,不讓孩子一再練習重複觀念的題目,而是改成反思在課堂學到的東西,讓孩子在家裡找出例子來證明今天上課學到的內容,倒不失為一不錯的嘗試。

評分制度讓孩子對自己貼標籤

傳統的評分制度容易讓孩子覺得「我是個拿F的人」或「我是個拿50分的人」,可能造成低成就者不想努力,高成就者也不想接受挑戰,若是不小心拿到了較差的成績還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建設性的評語作為替代,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如果打分數對孩子有害,那我們該如何知道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呢?
本書中提到很多種評量方式,例如形成性評量,讓孩子知道自己學到了什麼、幫助孩子知道他們必須達到的學習目標、縮小目標跟現況差距的方法,也讓孩子知道自己只要如何努力,他就能達到目標。

若將這個觀念應用在對幼兒的教養,以摺紙當例子,我們家長可以試著不把焦點放在他摺紙摺得美、醜,這種片面的結果,而是在小孩摺不好的時候,引導他們知道摺不好是因為一開始的中線摺歪了,導致後面對齊不了才看起來怪怪的;在成功摺好時,則改成強調他在角跟角對齊的時候好認真、好專注,是因為他對齊得很好,中線很清楚,所以能夠呈現他想摺出的作品。

把深度看得比速度重要

本書提到,傳統上會被認為有數學天分的人,通常是計算很快速的孩子,但其實追求速度在數學上對增加觀念的深度是有害的,計算慢但努力全盤思考的孩子反而會因此覺得自己沒有數學天分。

我常常拿樹懶當例子。樹懶的速度很慢,看似笨重懶散,但其實他們全身的肌肉具有極佳的耐力,非常適合當一個容易理解(但不精確)的例子——慢慢來並不代表能力很弱。

給女寶寶家長的重要提醒

除此之外,孩子也難免受到週遭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好比,女生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

書中研究指出,如果在考試前填寫性別問券(也就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女生),考試成績就會變差;同樣的,因為在美國,有色人種(可能亞洲以外)也被認為數學能力比較差,所以讓他們填寫問券意識到自己的種族後,考試成績也通常會變差。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得注意自己是否正在無意間就對孩子傳遞了「女生不適合讀數學」、「女生不適合讀理科」等等的觀念,因為這可能一點一滴地影響了你的孩子。

另外,女生在數學的優勢與男性不同,所以若把女生放在傳統的數學環境,去競爭運算速度等等,那她們可能會自然地認為自己沒有學數學的天賦,反而喪失了無限可能。

作者說,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讓年輕人擺脫「不可以失敗、不能搞砸、只有少部分學生擅長數學、成功應該得來不費工夫」這種僵固型思維的觀念。那我想,家長若是從小就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就能避免讓孩子陷入學習是苦差事的觀念,同時也能讓孩子主動認為學習本身雖然辛苦,但是充滿樂趣的!

►延伸閱讀:生活即教育!跟著貓偵探解謎,讓孩子不再怕數學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大腦解鎖:史丹佛頂尖學者裘.波勒以最新腦科學推動學習革命》.裘·波勒 著

►相關書籍:臉譜《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學好數學不必靠天賦,史丹佛大學實證研究、讓孩子潛力大爆發的關鍵方法》.裘·波勒 著

開根好_大腦解鎖_天下文化開根好_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_臉譜_潛力開發

https://www.facebook.com/hi.square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