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一人份的島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靠近,一人份的島

靠近,一人份的島

 

生命是欲望,欲望不滿足則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亞瑟.叔本華

在極度務實的島嶼做一個創作者,對劉梅玉而言,我想她最需要的是不被理解的勇氣。她能勇敢的離開大眾走向內心的真實,是需要大量反覆的認知,這一條只有一人份的創作之路。她堅持了好久.一步一腳印一路走來,或許島嶼生活給了她侷限也給她了無限。

最早萌生於詩人心中的是什麼?是那種半帶脅迫的驅動力?而賦予詩人有話想說的使命感又是什麼?或許我們可以追問每一個創作者,那最初與最終的驅動核心,是什麼促使詩人動用語言、調度意象、建構情感的意志動力來源是什麼?

是孤獨、是存在的質問、是對生命感悟的點滴、還是對人情與自然的懷想···或許都有,而劉梅玉在備戰的島嶼成長,她的作品中,也反映出生命中的那些缺口與不完整。備戰的生活與日常環環相扣,早上的鬧鐘聲時常伴隨演習訓練的砲彈聲,空襲警報一響起,上課上到一半就要躲進防空洞,那些鬱暗的防空黑洞,滲入她幼小夢境,從幼童時期就被戰爭驚嚇的神經,這種不知明日在何方的窘迫,活生生地織進她的成長脈動裡,戰地生活給的制約與想像,那些不確定的日常,成為她創作的基礎土壤。對環境的污染和整個大環境的偏差價值的憂心,浮現的是一種渴望溝通的孤獨感,以及某種追求生命本質的堅韌信仰。

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事物曇花一現的現實,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對於任何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都要有聯想到其相反的一面。也許是生命中經歷,讓她用餘生對抗這世界的虛無與荒謬,在追尋真實自我的途徑上,所收集的岔口和荒路,後來都成為路途上的指示標誌。詩人長期做一個社會觀察者,在富裕之時看到落魄、不幸,在風和日麗想到颳風雷鳴,劉梅玉在詩中所呈現的和平共存就是生活簡單化,做一個欲望單純的人,不必被集體的盲目追求牽著走,在享受種種世間價值的追求,有人用盡心機耍手段,其實到最後是一種無謂的虛擲。

孤獨就像是谷川俊太郎所說的,所謂的萬有引力,便是吸引人彼此靠近的動力。而我想提出的是,萬有引力的背後,是否也埋藏了不少因緣際會,因為引力,不單單是指所有的「萬有」,而是各種萬有在接近與疏離之間擺盪,促使詩人按下快門,揮舞畫筆在那些時間空隙裡,將那些空隙用語言填補,用視覺或聽覺的意象補綴。劉梅玉她的詩作瀰漫著一種馬祖島上獨有的霧之朦朧和孤獨,她的詩讀來細膩深邃而多感。就如同她自己所說的,「我慢慢覺得自己已經變成一座島,是那一種當月亮升起,背上的草原會亮起的一人份的島。」

詩人劉梅玉將自己活成一座島,書寫成詩,揮灑成畫,化作時空中一張張影像,投向時間之河,泛起漣漪。她從沒強調能真正的身心安頓,真正打動人的感情總是樸實無華的,它不出聲,不張揚,埋得很深。……有時沉默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當一切沉靜下來,它穿透可見或不可見的間隔,直達人心的最深處。她寫的是擺盪,是人生起落的週期,她也寫出了讓人流連忘的風景。

本文作者 春花豆腐捲,隱身在巷弄的文字工作者。

►相關書籍:斑馬線文庫《一人份的島》.劉梅玉 著

開根好_一人份的島_詩人劉梅玉_斑馬線

https://www.facebook.com/hi.square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