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己的第一步,《這不是沒關係》教你分辨性暴力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保護自己的第一步,《這不是沒關係》教你分辨性暴力

保護自己的第一步,《這不是沒關係》教你分辨性暴力

Photo by Sandy Millar on Unsplash

由蘇格蘭插畫家瑪麗亞.斯托安所創作的《這不是沒關係》,描述了二十則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也許很多人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會疑惑,我們已經有這麼多本談論性暴力的書籍,為什麼還需要看這本?

因為這本不一樣!

有別於坊間大多數談論性暴力的書籍都是以文字為主,圖像頂多只是輔助的呈現方式,這本書反其道而行,以圖像為主,文字為輔,讓我們更具象地看見性暴力的各種模樣,也讓千言萬語都無法明確表達的各種情緒,藉由圖像的視覺渲染力加深我們對每個故事的印象,強化我們對每個角色的同理心。

如何界定性暴力?

在翻閱這本書之前,讓我們捫心自問,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性暴力嗎?如果我們把書裡提到的二十則故事做成問卷調查,你可以答對幾題?相信很多人無法拿到滿分,因為許多性暴力的發生並不在人們的認知領域中。

書裡提到了一些我們比較熟悉的性暴力行為,像是公車上的鹹豬手、被陌生人跟蹤,言語上的性暗示、酒後亂性等等,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性暴力,而被忽略的成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界定太模糊,像是朋友在你身上灑了一泡尿,這個舉止很可能被輕易地解釋成是同儕之間的嬉鬧玩耍。也有可能是因為性別上的優勢,導致受害者敢怒不敢言,好比男性被女性性騷擾的情況。更有可能的是,因為受害者長期處在被迫害的狀態而麻木不自知,甚至導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像是鬼父性侵小孩。

開根好_這不是沒關係_親子天下 
(圖片來源:《這不是沒關係》內頁)

開根好_這不是沒關係_親子天下
(圖片來源:《這不是沒關係》內頁)

還有一些性暴力行為是社會或制度集體漠視的結果—好比書裡第二個故事提到的同性約會暴力。

如果你是生長在一個長期對同性戀充滿歧視和敵意的社會,這種性暴力就很容易被忽略。另外,第十五個故事也提到,兩個女生當街被一個男性暴露狂性騷擾,即使她們向警方報案了,但這個暴露狂還是沒有被繩之以法,而這個案例就非常有可能發生在對性別充滿歧視的社會,好比印度。在印度別說是被暴露狂性騷擾,即使女性被當街集體強暴致死,法律也不一定能幫忙伸張正義。

透過圖像閱讀,認識受害者、加害者,以及旁觀者

接著想問問大家,為什麼我們需要閱讀一本以圖像來介紹性暴力的書籍?因為透過圖像,我們才可以更清楚地辨識受害者、加害者和旁觀者的各種輪廓。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在性暴力發生的第一時間找到停損點,但就是因為我們沒能適時察覺加害者的邪惡臉孔,所以才會繼續受騙上當,愈陷愈深,就像作家吳曉樂在推薦序說的:「作者對加害者臉孔的呈現,他們行惡時,並非如我們所料想的滿臉猙獰,而是輕盈愉快,甚至微笑,像在暗示這沒什麼,大驚小怪未免可悲。」唯有透過圖像的呈現,牢牢記住他們的表情和可能會採取的行動,才能讓我們更輕易地辨識潛藏的加害者。

此外,性暴力的現場往往除了受害者和加害者,還有旁觀者。

《這不是沒關係》裡頭,很多則故事都提到了旁觀者,而且清楚交待旁觀者的作為會如何影響故事的結局。第九個故事的女主角被同學的男友性騷擾,幸好同學的哥哥及時出現,才解除了女主角可能遭受到性暴力的危機。不過第十三個故事的女主角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被加害者灑了一泡尿在身上,但是她的同學竟然呆若木雞地站在一旁觀看,事後也沒有安慰女主角。受害的女主角後來回憶這起事件的時候說:「有人告訴我,那個男生根本不覺得這件事情有什麼大不了。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把那項羞辱和我身體的左側聯想在一起—我那不平衡又彆扭的身體。」

很多時候,我們也都是事件發生的旁觀者,但我們卻沒有察覺自己的存在,因為我們抱著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心態,所以對加害者的行為視而不見,正是這些集體冷漠的心態縱容著加害者,讓性暴力變成可能。在網路上很活躍的小劉醫師便也這樣說過,「更悲傷的是,當受害者求救時,周圍人們的反應更是二次傷害。性暴力的產生有個人教育與整體社會環境的綜合因素,唯有直視並且從中獲得教訓、從根本教育改變起,我們才能真正營造出一個放心讓自己孩子成長的社會。」

而那些連自己都會忘記自己曾經在場的一群人,更需要透過圖像閱讀的提醒,清楚辨識出自己曾經存在,讓自己下次不要再成為事不關己的旁觀者!

為什麼小孩也應該看這本書?

從這本書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性暴力無所不在,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沒有性別和年齡的差異,只要是人,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也因為性暴力無孔不入,我們更應該及早有所認知,如此一來我們除了可以保護自己,不讓自己成為受害者,當身邊有人受害時,也可以即時伸出援手。

更簡單地說,性暴力的加害者不會因為你的年紀還小,或是你還不認識「性」就不侵犯你。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教育學者疾呼,應該讓孩子在兒童時期就接觸性別教育,唯有透過盡早學習正確的性別知識,才能預防憾事發生。《這不是沒關係》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因為是圖像閱讀,進入門檻低,兒童比較容易產生閱讀興趣,而且作者瑪麗亞.斯托安繪圖時巧妙地三點不露,安全地避開十八禁的地雷,讓這本書更適合小孩子閱讀。

這本書的中文譯者陳信宏說:「接譯《這不是沒關係》所帶有的一點私心,也是希望將本書納入女兒的成長教育當中,引導孩子對於性的心理層面從事更多的思考與理解,退則可以保護自己,進則能夠幫助別人,甚或防患未然。」

所以,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看這本書?
如果你想要了解什麼是性暴力,或是你想要送給未成年小孩一本認識性暴力的入門書,《這不是沒關係》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相關書籍:親子天下《這不是沒關係》,瑪麗亞.斯托安 著
►延伸閱讀:【老根嚴選】六月:那些沒被我們看見,但仍存在著的
►延伸閱讀:熟人性侵、校園霸凌案一樁又一樁····我該如何教孩子?

開根好_這不是沒關係_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