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人心理學】每個孤獨,都有自己的個性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廢人心理學】每個孤獨,都有自己的個性

【廢人心理學】每個孤獨,都有自己的個性

攝影師:Engin Akyurt,連結:Pexels

你可能覺得心情不好。
你可能覺得,活著但不知意義是什麼。
你可能覺得,自己很努力地替別人著想,別人卻總把你當成空氣。
你可能覺得,事業成功,但這些成功並無法使你快樂。
你可能覺得,小孩拘束了你的未來,但你不想要有恨意,身體卻很緊繃。
你可能不斷的問著,為什麼你生在這麼爛的家庭。
你可能覺得,無法像其他人那樣,享受自己的性別傾向。
你可能覺得,活著,只是餘生,好像自己早就死掉了,活著的那個人不知自己是誰。
你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日子就這樣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還有更多的無奈,讓你寧願當個廢人算了。但是當廢人卻不是容易的事,因為你仍然心有不甘,雖然不甘什麼,也是一個問題,你希望可以儘快找出答案來回答自己,也就是,你一定有自己的古老故事在打轉,你想回到過去找根源,最後你發覺,那些古老故事已經不耐煩很久了,它們也急著要衝出來見世面。

你在訴說自己的古老故事時,自己卻如同一個外國人,在自己的心中風景裡迷路,因為迷路,你來到診療室裡找治療師求助。

這種意象是對比佛洛伊德的說法,他以坐火車時,坐在窗旁者(個案)描繪窗外不斷變化的景色,給坐在靠走廊者(治療者)聽;佛洛伊德以此做為「自由聯想」的比喻。而前述的外國人迷路的比喻,在某些部分是更貼近臨床實境;雖然個案跟治療師說著相同的語言,但是當他用自己的話語,描述生命以來走過的風景時,自己卻又好像是一個外國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然而這種陌生,並不是全然的陌生,那是有著個案自己曾經走過的地帶,是他自己覺得的童年故事,但那裡面可能帶著長大後的想像和新添加的情節。他走回那個被宣稱是童年的地帶,總有某種陌生現象存在著,也因為這樣,讓治療過程更引人入勝。有的時候,治療者和個案也可能像是兩個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在溝通著路要往那裡走?目的地乍聽是清楚的,卻可能是路過者心中經過改裝變造過的期待。

「廢人心理學」是嘗試描繪精神分析取向診療室裡的臨床經驗,其中有個案們描述的故事、有治療者們聽到的故事(但為了保密原則會有所修改)、也有治療者們當時的想像,再加上事後再補充的內容。至於以「廢人」為主題,主要來自於臨床常見的情況,個案常常呈現「倒不如當廢人」的心情——這是生活上到處受挫者的心聲,他們總覺得生活很苦悶,自己已經努力很久了,但生命基調依然,因而心灰意冷,覺得活著比死還受苦,他們覺得很憂鬱!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的內在之聲仍是複雜多樣的。

若要說我書寫的主要課題,那就是談論「憂鬱」是什麼?

憂鬱」的型態和樣貌,比醫學定義或一般想像的更包羅萬象,如果大家只是在「憂鬱」這個詞上打轉,就會忽略了它的複雜多變。也可以說,我的書大都在書寫「拆解憂鬱」後,可以有多少其它語詞隱身其中,諸如恐慌、不安、空洞、失落、抑鬱......等,這些不同語詞之間的動力,相互影響、相互牽扯,進而干擾生活品質和生命意義。

「廢人心理學三部曲」分別是我的第九、第十和第十一本書。我是相信,這些文字將會是心理治療或精神分析領域,未來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以後難以忽視的記錄和想法。

本文作者為本書作者蔡榮裕醫師

►相關書籍:無境文化《不是想死,只是不知道怎麼活下去:每個孤獨,都有自己的個性》,蔡榮裕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