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種生存之道—《如此人生》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百種生存之道—《如此人生》

百種生存之道—《如此人生》

圖/擷取自做工的人粉絲專頁

「你長大以後 要做個讀書人/嫁個好老公 過幸福的一生/大家都想要做個有錢人/那誰來刷油漆 誰來擦地板/誰來當他們腳底下的窮困」—顯然樂隊〈低賤的人〉

你我習慣視而不見的角色

一早,穿梭過公園,三三兩兩的外籍看護推著輪椅上的老人們出來曬太陽,繼續往前走,辦公大樓的工地正在施工,轟隆隆地怪手聲蓋過工人們交談的聲音,再過個馬路就是捷運站,刷卡進站後,在月台與戴著手套提著水桶的清潔阿姨擦身而過,搭三站到公司,出站,邊走路邊注意騎著電動自行車,在附近電子工廠上班的移工們。下班回家,招牌寫著純卡拉OK的小吃店傳出男女對唱的歌聲,店外檳榔攤的七彩霓虹燈開始在夜裡閃爍,櫥窗裡頭的辣妹面無表情地審視著自己塗得完美的指甲,再往前走一點,會經過一間生意興隆的熱炒店,穿著短裙的海尼根小姐在桌與桌之間流連打轉,就快到家了,在大學從事清潔工作的母親已經準備好晚餐,就等著我開飯。
這是我的日常,細看才發現,裏頭也包含了各式各樣人們的日常。

勞工
攝影師:Kelly Lacy,連結:Pexels

那些可以了解卻無法理解的故事

移工、勞工、清潔員、八大女孩、酒促小姐……等等,這些每天都會遇見的面孔,卻因為太過接近而變得模糊,我「看到」他們,卻不一定「看見」他們。這些人們理所當然地成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背景—隨處可見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他們承接起多數人的慾望,好讓這座城市正常運轉。有時我會覺得那是與我無關的世界,儘管近的隨處可見,卻始終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還好,還有《如此人生》這本書,能帶我們一窺邊緣勞動者的喜怒哀樂。
繼上一本《做工的人》獲得熱烈回響之後,這次林立青將視野放的更深更廣,不單單聚焦在工人身上,而是與工人息息相關的行業也一同探究。同時也延續他在《做工的人》中的寫作風格,不多加評論這樣的生活模式,不大聲呼籲基層們應該起身反抗,只是把他所看見或聽見的故事用文字記錄下來,描繪出一幅幅的人生百繪圖。

不在當中的我們 不要想著對他人的人生下指導棋

勞動階層的好與壞他都如實記錄,一如你我身處的職場一般,我們可以看到在權力結構下的階級之分:漢人歧視原住民、男性壓迫女性,老鳥與菜鳥間的衝突…等,不論身在什麼樣的環境,這類惡意似乎都難以避免。但同時也在當中看到互助的精神—八大行業的姊妹們互相傳授應對奧客的經驗、本地勞工替外國勞工打抱不平、身體一有病痛大家馬上樂於分享哪邊的推拿很厲害,這些好與壞都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也是赤裸直白地告訴大眾,他們不是報告上的數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我想,多餘的同情與批判都是沒必要的,如果可以,誰不想把日子從生存過得像生活呢?他們遠比我們清楚社會的殘酷,人情冷暖,再多指導都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故事提供者或許根本沒機會閱讀這本描寫自己的書,最終能看見這些文字的,普遍還是收入穩定,「有選擇的人」。

我們有餘力去改變些什麼﹖

林立青牽著這些人的手,這些被大眾忽視的勞動者們的手,嘗試著走出黑暗,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吝惜與之分享陽光,沒有人想永遠躲在暗處。
「職業無分貴賤」不該只是淪為口號,停止歧視,增加同理心,讓每個人都能抬頭挺胸地活在陽光底下,尊嚴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期許未來台灣社會能讓我那從事清潔業的母親,不會再說出「要好好讀書以後不要像我一樣做這個」的話,讓性工作者不用因為自身行業而感到對不起誰,讓大眾們不再有「好手好腳就能去工地工作」的刻板印象。
人生百態,沒有人的生命經驗是標準答案,試問,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謀生有什麼不對?他人有什麼資格去說三道四?

笑貧又笑娼的人,才是低賤的人。

電影《葉問2》在最後說到「人的地位雖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應該有貴賤之別」,別讓自以為的優越地位,影響了我們的待人處世。

►延伸閱讀高牆與雞蛋 你選哪一邊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如此人生》,林立青 著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做工的人》,林立青 著

寶瓶文化-如此人生寶瓶-林立青-做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