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走路》徜徉天地,向內探索的微型革命指南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就是走路》徜徉天地,向內探索的微型革命指南

《就是走路》徜徉天地,向內探索的微型革命指南

封面照片攝影師:Chermiti Mohamed,連結:Pexels

走路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跟上廁所、睡覺姿勢一樣,牽涉一個人大半生的習慣。走路也是一種選擇。往前走幾步,眼前的視野就不一樣了,比起站在原地轉頭觀望的可能性更多。

本書作者厄凌‧卡格是史上第一位徒步踏上「三極」(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家,由他講起「一次一步」這個人類視為理所當然的活動,創造出一個容許思維、迴響、滲透的獨特空間與氛圍。他從走路的各種面向切入,試圖勾勒出一幅幅人類走路的群像與風景。他不曾告訴讀者要如何走路,只是單純邀請讀者,跟他一起探索:我們為什麼走路?從哪裡走來?又要走向哪裡?以下舉書中幾個段落為例。

「走路的時間」

這段一開頭,卡格就點明:「走路時,一切事物都慢了下來,世界變得更柔和。」他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經驗。如果走路的速度加快,時間也過得更快;要是放慢了速度,感覺上時間卻變多了,因為他能好好地觀察周遭的事物。同樣是爬山,如果是開車,由於時間縮減,景物被快速掠過,經驗也隨之壓縮。快,不見得就好;慢,可能獲得更多。他用文字逼近,一點一點剝開步行者深藏的祕密:「走路的同時,生命延長了。」

「體驗一座城市的方法」

他曾經和兩位友人徒步穿越洛杉磯,他建議我們用整副身體,也就是步行,去體驗一個地方,而不是身體抵達了,眼睛才去記錄。走路穿越一座城市,也沒有標準的速度,而是隨著當地的民情、交通、遇到的人,還有「想帶回多少回憶而改變」。而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哪裡,總括了我們的生活經驗,所以步子放慢,觀察到的事物或許更多,旅途上的收穫也就豐富起來。

「一開始想著終點,就抵達不了終點」

卡格提到童年與父母一同健行時,他最常問:「還有多遠?」他進一步提醒,太常想著目的地或目標,或老是問「還有多遠」,不見得好。重要的是享受在路上的感覺。他借用「芝諾的箭」的比喻,箭離弓之後,就射不到靶,因為它在每個個別的時刻都是靜止的。一直想著終點,就永遠到不了。

古希臘人很早就將走路跟思考連結在一起。走路不只是空間上的移動。除卻從A點抵達B點的目的性,這本書也講另一種走路。那不是指地球表面上的行走,而是另一個方向的探索──朝個人內心世界的行進。

厄凌‧卡格在前作《聆聽寂靜》做了最好的演繹。他提出一個大哉問:如果現今人類所處的世界是嘈雜喧囂的,那麼我們需不需要找到寂靜?而走路這項人類獨有的活動,如果能夠專注其上,未嘗不是一種自然而然靜下來的「方法」?聆聽寂靜,重點不在於寂靜在哪裡,而是如何隨時發現寂靜。而走路就是安靜下來最好的途徑。

探險家徜徉天地間為自己設下的任務,或許充滿極端與極限的成分,以及自我挑戰的動機,但也不僅是一般人眼中的征服。在走路的當下,與自然近身接觸,直面搏鬥生存之必須,卡格的觀察力由外而內地集中、聚焦,從身處廣闊外在世界的渺小,一躍而進內在的無限寬廣。現代人早已忘卻走路的奧祕。

藉由走路,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重新啟動身心的連結,發掘各種層次的感受,再次與自我對話──就如卡格所觀察的:「發現之旅不是你某天開始做的事,而是你漸漸不再做的事。」

本文作者為大塊文化副總編輯 飛踢娜

►延伸閱讀:千里步道序曲—《走路.回家》
►相關書籍:大塊文化《就是走路》,厄凌‧卡格 著

大塊文化-就是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