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人也能看懂門道!《棒球球探入門全書》:球的科學與人的學問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外行人也能看懂門道!《棒球球探入門全書》:球的科學與人的學問

外行人也能看懂門道!《棒球球探入門全書》:球的科學與人的學問

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理解樂理更能理解音樂之美、知道運鏡會更能表達自己熱愛電影的原因,《棒球球探入門全書》正是為了「熱愛棒球」的球迷而生,讓你更明白自己熱愛棒球之美的原因。

“ How can you not get romantic about baseball? ”(你怎能不愛棒球?)

這是 2011 年上映的電影《魔球》中,由布萊德.彼特飾演的奧克蘭運動家球隊總經理比利.比恩口中說出的經典台詞,這句台詞在將棒球譽為「國球」的台灣也絕對適用。

▌閱讀本書,了解球探的歷史

《棒球球探入門全書》是作者周思齊(曾效力於中華職棒中信兄弟,並於 2024 921 日引退)以及莫莫緊接在《圖解跑壘學全書》、《棒球場的歷史與養護入門全書》後的第三本棒球教科書,而它的主題便是介紹國內外「球探」這項職業的歷史、工作樣貌、以及身為一個球探必須要具備哪些技能等內容。

而本文開頭提到的《魔球》,大概也是許多讀者、棒球迷津津樂道對於「球探」的想像,這部電影裡的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因為看見了科學分析的前景,決定用數據取代傳統球探對於運動員能力的「直覺」,而這套方法最終也讓波士頓紅襪隊拿下 2004 年的世界大賽冠軍。

但最早的「球探」是怎麼來的呢?當棒球從本來單純的團隊競技運動變成規模更大的商業活動以後,球員的表現、選秀的興起也造就了「球探」這項職業。

▌不僅是「球」的科學,也是「人」的學問

儘管多數人都聽過《魔球》的故事,但「球探」一職卻不只是各項數據的評估與分析,其實,同樣身為「球探」光是以美國大聯盟球團的球探組織為例就有分成:大聯盟球探組、職業球探組、國內/業餘、國際球探組等職務上的差別。

而作者也在書中提到球探需要學會的還有與球員、球員家屬、甚至經紀人、球團等各方勢力打交道,球探也需要憑藉著經驗評估球員除了數據之外的其他影響因素,儘管當今的棒球演變,已經讓這項職業有專門的評估準則,但「球探的慧眼」仍相當重要。

換句話說,球探不僅要專研「棒球的科學」,同時也要「面面俱到」,了解球員或各項關係人的心理素質並與不同類型的角色打交道。而就算是理性的數據研究,球探仍要面對「經驗與數據」的永恆拉扯,在必要的情況下,透過經驗判斷球員的發展與潛力。

▌因為結果的不確定性,才使棒球如此熱血

在麥可.莫布新的《長勝》一書中提到「雙罐模型」的概念,意指「實力」與「運氣」兩項數值如何影響比賽的結果,而當一項運動(尤其是團體運動)的變數越多,它的不確定性越高,結果就越難以預測。「棒球」的球隊、球員強弱雖然也似乎有數據可循,但每每還是有出乎意料之事發生。

所以,球探這門行業,雖然可能得力於越來越多的數據資料,但最終還是有事在意料之外,但本書既然以「球探入門」為題,倒是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思路,例如:一般球迷有辦法變成球探嗎?書中以古今中外的球探為例,認為這項八面玲瓏的職業也可以從在球團實習開始,但更重要的,是對棒球這項運動的喜愛與熱情。

另一方面,對於「我愛棒球但不需要成為球探」的球迷們,也可以從本書中了解球探的評估量表,甚至可以在下次場邊看球時,用「球探的眼光」去看眼前的跑者具備哪些「數據」,這是一本教外行球迷也能看門道的實用工具書,就好像了解了樂理更能了解音樂之美、知道運鏡會更能表達自己熱愛電影的原因,《棒球球探入門全書》正是為了「熱愛棒球」的球迷而生,讓你更明白自己熱愛棒球之美的原因。


本文作者為 艾瑞克的廢話亂畫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博客來

►延伸閱讀:贏球不可能只靠一個人!首席教練高志綱:「真心愛你的隊友」!
►延伸閱讀:沒人做過的事,才有價值去做!透徹理解大谷翔平的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