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圖庫
分享是多麼一件不容易的事啊!如何讓小小孩心甘情願的借出寶貝呢?
陪孩子跨出人際相處的第一步,和孩子一起練習「交朋友」!
從最常見的手足分享開始說起,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孩子借來借去給來給去是常發生的生活經驗,但是從借什麼到借多久都可以是吵吵鬧鬧情緒爆炸的引線,為了這種事「當公親」幾乎成為父母的日常,有時就買兩個也沒用,每天光排解「分享」這件事就累壞了。
手足之間的分享是如此,看來尼尼的挑戰更大了,因為她必須和遊戲場的玩伴小桃子分享呢!
▌ 看著堅守小布偶的尼尼,大人應該如何反應?
尼尼帶著她的小布偶到沙坑,一旁的小桃子看到小布偶想要玩,所以和尼尼提出「借我」的請求。尼尼反應頗大,氣呼呼嘟著嘴吐舌頭「哼」個不停,小桃子嚇壞了。
若先將故事停在這裡,我看到尼尼的反應感到很有趣,試想若大人們就在沙坑旁,會對尼尼和小桃子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看著尼尼堅守小布偶、所有鬼臉同時上身的模樣,身為大人的我們可能覺得好氣又好笑,但我必須說:對於孩子「奮力守住自己想要的事物」流露出來的堅持不妥協是十分欽佩的。
這樣的氣魄在幼童身上常看見,表達方式或許跋扈不理性,表達力道也讓人無所適從,但孩子往往只是想用力說我不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他不要,如此而已。
▌ 讓孩子脫離「給」與「不給」的漩渦
小桃子在借布偶的事上碰一鼻子灰卻沒有壞了自己到沙坑玩的興致(真是了不起!)自顧自地攪攪拌拌發展出另一款遊戲,這吸引了尼尼的注意力。
小桃子的應變真是一款超能力,孩子若能脫離「給不給」的漩渦就能穩定下來並進入其他的情境。有時這樣的應變需要大人幫忙,安撫、傾聽或是帶離現場一會兒都可以是很大的幫助。
尼尼模仿小桃子攪攪拌拌卻打翻了一地,大哭起來;小桃子看著自己的作品打翻一地也跟著哭,事情發展至此兩個孩子終於都忍不住了,不過事件落幕依然是靠小桃子的超能力:小桃子停住眼淚望向嚎啕大哭的尼尼,發現尼尼想要學會怎麼攪拌,他告訴尼尼該怎麼繞怎麼拌怎麼畫圈圈,和尼尼一起做出一碗好吃的沙坑湯。此時進一步向尼尼借到小布偶抱抱,皆大歡喜。
在《借我啦!哼哼,尼尼才不要!》一書中清楚呈現一件很重要的事:可以「分享」的不只有玩具,還有怎麼玩怎麼做的能力。
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會發現,彼此還可以分享暖心眼神和溫暖鼓勵。隨著孩子成長,我們會發現分享完全不拘泥於實體物品,它更是一種能力茁壯和情緒渲染;由於人類共同生活的型態會凸顯分享和互助的重要,也使其成為一項進入團體生活的重要技能。
因此,許多大人在幼童的身上看見不願分享的表達之時常常會以「導正」之姿介入,而忽略了孩子有自己的界限和堅持,大人們強硬進入與打破對孩子並不是有利的成長經驗甚至可能造成無法預期的反效果。
▌ 分享的兩個先決條件:說不要的權利與被拒絕的難過
《借我啦!哼哼,尼尼才不要!》運用尼尼和小桃子的互動呈現雙方消融界限的過程,讓孩子們在其中感受了用力拒絕的生氣以及被拒絕的傷心,而這兩件事是分享的先決條件:孩子必須知道自己有說不要的權利和自己被拒絕時的難過,有著兩個情緒的鋪墊才會有分享的發生。
換句話說,孩子一次次反覆嘗試和決定是否分享的同時正在長大,或許我們在一旁看著孩子情緒摩天輪的時候心驚膽顫,但這都是必經之路。
尼尼和身邊同伴的往來互動才是成就尼尼得以進入團體生活、順利交到朋友的護身符;身為父母、師長和大人的我們,少一點「自私」「不分享」標籤,多一點陪伴、安撫和更進一步的討論,都可以更有機會讓小惡魔尼尼更快更順利地轉成「天使」。
最後偷偷說一句:小桃子被拒絕的時候也好好哭一哭吧!
誰說有超能力就一定每次都要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