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安頓自己的情緒,你也能與孩子「愛的對話」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先安頓自己的情緒,你也能與孩子「愛的對話」

先安頓自己的情緒,你也能與孩子「愛的對話」

Photo by Jordan Opel on Unsplash

有別於其他物種,「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最特別、最細緻也最複雜的機制,情緒能在個體間產生共鳴,也能激起對立。人與人之間處理情緒本就有難度,在親子之間,情緒更是兩面刃:可以拉近距離,也可以渲染和激發出衝突。《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書名給得簡單明瞭:它不但深入地談如何梳理複雜的情緒,它更是一堂課,一堂親子共修、沒有獨腳戲的課。

坊間談情緒的書何其多,親職教育的書更多,不論是關於自我成長或是人際關係,比比皆是;然而在讀完《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後,我深深感受到作者李儀婷的用心,覺得這是一本提點父母持續自我成長,長出陪伴孩子茁壯能力的秘笈,怎麼說呢?

本書談及許多薩提爾模式的傾聽技巧與溝通方式,在此就不贅述,留待讀者親自浸淫書中;就筆者私心認為《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給父母親最大的禮物就是提出了「六大安心護法」,用明確的步驟告訴我們,在處理種種親子溝通時,「父母得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六大安心護法:

-感覺
-知道
-鬆手
-允許
-接納
-用心欣賞

這個提點看起來很不起眼對吧?但如果和孩子們有過貼身實戰的經驗,你就會知道這實在是太太太重要了!

當大人要處理與小孩之間大大小小的情緒交流前,穩定自我情緒是所有條件的前提,不論溝通技巧有多好、問題有多簡單,若是處於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原本雞毛蒜皮、易如反掌的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大災難,所以儀婷在進入所有議題之前,貼心地先照顧父母。

「照顧父母」的背後也彰顯出一個重要的概念:父母扮演著處理情緒的基石,一切的根本,必須成為穩定可依靠的基礎。風雨來臨時,父母必須面對孩子和自己的情緒,所以先當自己情緒的主人,不被其左右,安頓與接納自己後才能夠開啟平穩的對話。

換句話說,在安頓和接納自我情緒之時,藏著一個隱而未顯的訊息是:大人必須長出辨別暴風圈在哪兒的能力。大人不只要面對孩子高漲的情緒,常常自己也因此動盪不已,若是急著要處理,就容易忽略自己和孩子同時被暴風圈包圍著;如果連大人都搖搖欲墜,那該如何成為孩子可以依附的避風港?一旦大人也被暴風圈刮得東倒西歪,這時,就算身懷絕技也使不上力。

儀婷細心地先照顧大人的心情絕對有其必要,雖然眼下當務之急看似是要處理孩子林林總總的情緒,但大人必須要練就一雙清澈的雙眼,才有能力在風暴中站穩,並耐心等待風暴過去,才能清明又純粹地下手處理。說起來簡單,有過實戰經驗的師長父母一定知道:這好難!

這就得提到本書讓人心生敬佩的另一個部分:實戰經驗的分享。實戰經驗在親職書籍裡實屬常見,通常會提供很多例子和運用;不過《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不一樣,它裡頭每一則例子,都是儀婷親身經歷、親自排解的。正因為如此,書中佐例讀起來非常貼近實際生活,甚至就是有發生在你我身上的真實感受。比如說,孩子不刷牙、手足之間的爭執、寫功課的態度與大人期望有所落差,讓大人氣到跳腳......在這些事件裡頭,讀者同時讀到了孩子和自身的狀態—有孩子的人一定會懂,這就是親子的日常啊!

當然,除了運用自身經歷來闡述薩提爾模式的溝通之道外,這些佐例讀起來如此真誠不扭捏的關鍵原因是作者坦誠揭露的態度。在書中,儀婷全盤托出,絲毫不隱藏身為媽媽的她,也會在各種事件中有失落、有憤怒、甚至被欺騙的感受,她坦然告訴讀者:覺知且不逃避,不但有助於面對情緒風暴,也展現最好的身教。

而《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壓軸之處,我必須說是第四章的<溝通實戰>。

在這個章節中,營隊老師們對孩子情緒反應的處理方式和儀婷有落差,儀婷和老師進行溝通的過程可以說一點都不順利,而那樣窒礙難行的感受,對家中有學齡孩子的父母們應該相當熟悉。對孩子的用心呵護和照顧,若遇到在其他教育現場中「無法理解」的教育者該怎麼辦?這對察覺力敏銳的孩子和父母都是很大的挑戰。還好,儀婷與我們分享了她熱騰騰的心路歷程(就在2020年八月間的事)諸多細節歷歷在目,如何一步步地「拆彈」?如何在每一次衝突之中做出選擇?她都鉅細靡遺不藏私地告訴大家。

教養從來沒有懶人包,如同長大沒有捷徑,不可能一蹴可幾,父母只能不斷不斷地從自身出發,不論方法是什麼、如何運用,面對孩子們和教育現場裡的大人們,惟有真誠地覺知、述說、表達、對話、拆解情緒,你也能看見自己、欣賞孩子,一同長大。

►延伸閱讀:過去,父母要我不斷努力;現在,我希望看孩子失敗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李儀婷 著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李儀婷 著

開根好_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_李儀婷_天下文化開根好_薩提爾的親子對話_李儀婷_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