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濕病高發期 教你二招安心除濕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冬季濕病高發期 教你二招安心除濕

冬季濕病高發期 教你二招安心除濕

下雨下到好厭世,衣服曬不乾,體內濕氣排不出,一到了冬天更容易形成又濕又冷的「寒濕體質」,很多人雙腳水腫,身體沉重,頭部昏沉倦怠,腸胃不舒服,大便黏稠沖不太乾淨,皮膚搔癢過敏不止,病號掛不完。

寒濕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外感寒濕,二是內生寒濕。外感寒濕與氣候、地域有關,冬季天氣寒冷,尤其是下雪天、下雨天和陰天的時候,寒濕的天氣最傷身。

《黃帝內經》裡提到冬天是封藏的季節,冬天可以比其他季節都睡得多一點,在心態上也要保守一點,生活上要懂得保暖,而且避免流大汗,免得陽氣外洩,否則就會傷腎。換言之,冬季的「封藏」是從裡至外的,當人的思想與行為都與大自然的冬氣步調一致時,就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腎臟掌握了體內所有水流(包含血液)關鍵,只要腎臟一衰弱,身體就會先以各種病痛呈現出來。在五時的對應點裡,腎是冬季,也就是腎氣在冬季會特別旺盛,冬季是養腎的最佳時刻。

冬季與腎相應,這時要固護陽氣,減少耗散人體陽氣的活動,早睡晚起,等到太陽升起,陽光驅散了陰霾之氣時再起床,此時便於吸納陽氣,防止陽氣的外泄。起床後要注意保暖,手腳是人體的四極,保暖更加重要。白天適量地運動,晚上養成泡腳的習慣。寒從足下起,睡覺前熱水泡腳,不僅能夠放鬆全身,而且能夠感覺到一股暖氣順著腳部蔓延至全身,不僅能養腎,而且還能有利於睡眠。也可在水中加入艾蒿、老薑、肉桂等中藥材,祛濕除寒。

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而且,我們腳部的皮下脂肪又較薄,因而保暖性較差。現代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較少,腳掌上還密布了許多與人體相通的小血管。因此,一旦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腸胃道以及其他內臟器官的疾病,並且,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和婦女痛經等病症。所以,腳部的禦寒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嚴寒的時節,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節氣養生TIPS

-寒從足下生,艾葉泡腳好處數不盡

艾葉是艾草的葉子,有的地方稱它為艾蒿、艾。這種植物的香味很濃郁,點燃後能夠驅蚊。在中醫看來,艾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作為藥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曾記載它的療效與用法。

艾葉香氣溫和,可驅寒濕、理氣活血,是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不可多得的良藥。臨床上有些寒濕患者,我們會建議他們平時多用艾葉泡泡腳,以達到調五臟、祛寒濕的效果。

-暖身驅濕首選薑紅茶

生薑的味道辛辣芳香,是很多家庭廚房裡的必備食品。做菜時放點生薑,能夠使原料更加鮮美可口,尤其是做肉類菜品時,生薑可以用辛溫之氣去除肉的腥味。

在中醫看來,生薑有發散風寒的功效。如果你風寒入體,出現身體困重、怕冷的症狀時,泡上一杯薑茶,喝完之後肌表的風寒會隨汗發出來,身體就舒服了。當然,如果單用生薑做茶,味道不太好,我們可以在裡面加入紅茶和適量的蜂蜜。

生薑和紅茶都有溫陽、散寒、暖身的作用,飲用姜紅茶能溫陽補氣、祛除寒濕,適用於經常手腳冰涼、胃寒疼痛、痛經或者處於減肥階段的人士。

薑紅茶做法:

【材料】生薑十克,紅茶、蜂蜜或紅糖適量。
【做法】將新鮮的生薑清水洗淨,切成細細的薑絲放在茶杯中,再把紅茶包放入茶杯中,沖入沸水蓋好,燜泡三分鐘。水稍溫後可加入蜂蜜或者少許紅糖。
【用法】一天飲用二到六杯為宜。沖泡次數以及紅茶、薑的配比,隨個人口味加減。
【功效】溫胃散寒、預防風寒感冒,增強身體代謝機能。
【禁忌】體質弱、內熱重的人,孕婦及哺乳期的媽媽忌用。

延伸閱讀你不是胖,你是身體濕氣太重!:
相關書籍
:沐光文化《幫身體除濕:疼痛、肥胖、癌症、憂鬱、婦科病、慢性病都是因濕而來》 · 蘇鳳哲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