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 你也是「偽成年」嗎?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 你也是「偽成年」嗎?

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 你也是「偽成年」嗎?

圖片由Ashley Batz在Unsplash上拍攝

「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

關於這個問題,你的回答會是什麼呢?
我向身邊20至25歲的親友及網友們拋出這項疑問,多數人第一個反應是:「怎麼樣算變好?」。
這裡指的變好,是在自己跟自己的比較下,發覺現在活得比過往來得更加順心,例如變得清楚目標在哪裡、變得不再衝動行事、變得無須去在意他人眼光等等,當你活在當下,享受生命的每分每秒,能夠雲淡風輕地看淡過往的一切,你就已經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當然,你仍可以感嘆從前的遺憾,感謝曾經的美好,但千萬不要久久沉溺於過去的感傷。
日出日落,月缺月圓,日子始終堅定地向前,每早起床都是在接近死亡,我們被歲月追趕著長大,只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爾回頭一瞥,看看那些停留在原地的人們與關係,然後,繼續往前跑。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出乎意料地,「不會」的答案幾乎壓倒性的佔了多數,大部分朋友對於現在的自己並不滿意,也不認為未來會有值得期待的改變,他們覺得儘管還算年輕,才剛進入社會不久,但這輩子似乎就這樣了,現在的自己,也許已經是此生所能達成的最好版本。同時,長大伴隨著更多複雜的人際關係,煩惱升級,心思卻沒來得及更新,許多幼時未曾遇見的負面情緒,自己還沒好好釐清梳理,這群「僞成人」就被迫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樣貌,已經是大人了,不能再輕易地表現出脆弱的一面,任性流淚是孩子們的權利,法定成年的瞬間即刻將此剝奪。

關於負面情緒,並不單單只是悲傷、慍怒、沮喪這類單詞而已,資深編輯梅麗莎•達爾整理出不同語言裡具體形容人類情緒的詞彙,像是:「Awumbuk(巴布亞紐幾內亞拜寧人的語言)」,形容的是訪客離開之後的落寞,這形容簡直精準到不行,我們或多或少都曾感受過這種失落感,當家裡瞬間變得安靜時,那股空虛彷彿能把人吞沒;「Llinx(法語)」,則是描述有時莫名想破壞一切的衝動,例如在超商時,突然想把整排貨架上的物品全推倒在地,並非心情不好,只是想從暴亂中得到些許快感。

世界還有無數這類情緒名詞,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詞語時,我感到十分詫異與安慰,原來我曾經歷過的這些情緒,其他人也曾有共感,我這些無以名狀的感受,並不是因為我很奇怪,我跟其他人不一樣,而是暫時找不到明確的名詞來表達而已。

但是難道長大都沒有任何值得開心的地方嗎?
我詢問了少數回答「會」的朋友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改變使他們越來越好?

「變得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正是停止焦慮的解藥。

當我們開始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與不要什麼之後,我們便不再受外界干擾,也不會再去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例如勇於拒絕不想參加的約會、捨棄一段不適合的關係、接受自己不總是時時完美……,青少年時期的我們或許有些偏執,想討好每個人,得到所有的愛與讚賞,若遭受一點批評或挫折,便覺得我們辛苦建構出來的世界要開始崩塌了,外界眼中的我,居然不是我以為的我,那麼「我」到底是誰?我們不停在自我懷疑與自我覺察中游移,試圖看清楚自己的真實樣貌,卻忽略了,「我」才是始終陪伴著自己的角色,要在世界玩的快樂,就必須先了解這個一生的合作夥伴。

認為長大後的自己變好的朋友還說,正是因為開始去探索自己,她才明白以前的困惑與瘋狂,其實都能用科學來解釋。舉例來說,過去的她在關係中總是扮演沒安全感的那方,這是源自於童年時需求沒有從照護者身上得到滿足,而童年與照護者的關係,往往會影響著我們對待伴侶的方式。

若照護者對孩子常常忽冷忽熱,則孩子長大後對伴侶也會抱持著不安,擔心對方會隨時離去,因此會容易對這段關係產生焦慮,並一味地迎合對方,喪失自我,這是「焦慮型依戀」;若照護者冷漠忽略孩子的需求,孩子有可能會為了不要受傷,而主動切斷與他人的連結,無法與伴侶產生親密關係,明明需要伴侶,卻為了不要被拋棄,而選擇先拋棄他人,稱為「逃避型依戀」;相對地,若照護者對於孩子的需求是有滿足的,讓孩子在愛中長大,他們長大後對伴侶也是充滿安全感,並願意投入一段關係當中,這類型則是「安全型依戀」

一旦我們開始認識自己後,我們就能隨時修正自己,在20到25歲的人生階段中,年紀是我們最大的武器,來日方長,你隨時能夠修正自己的步伐,邁向一條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道路。

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但請你相信,在未來,你絕對有改變的自由。

►相關書籍:今周刊《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KnowYourself主創們 著

今周刊-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