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越來越長,老師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考題越來越長,老師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

考題越來越長,老師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

攝影師:Arthur Krijgsman,連結:Pexels

109年指考國文科考題題目高達1萬8千字,許多考題採題組形式,答題前必須閱讀大量文本,其中單選題第10題,考驗學生分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模式,被補教老師認為這題「爆難」。

請閱讀下文甲、乙段,回答第10題。

甲  對翻譯要求完美,幾乎是種苛求。譯者若採「歸化」策略,遷就譯作語言的文化背景,或顧及譯作語言的順暢表現而調整文意,可能被質疑犧牲原文特色與含意;若採「異化」策略,將文意與表達方式按原作樣貌重現,往往被批評為生硬不通。例如翻譯古典英詩,必然會碰到韻腳、節奏等格律,與其保存形式而犧牲文意,不如在中文字數和運腳上保留彈性。執意押韻卻譯成打油詩,反而得不償失。因此,翻譯不只是把作品移植到另一種語文,還涉及作者與譯者雙方的文化。在機器翻譯發達的時代,只有「人」能使翻譯在文化交流上產生重要功能與意義。譯者,既是易者,也是益者。「易」,兼具易文改裝、變得容易與人親近之意;「益」,則是指作者與讀者同為翻譯的受益者,獲益最大的其實是認真的譯者。沒有翻譯,就沒有廣為流傳的世界文學,作者才識無法受到肯定,異文化之間無法交流,將導致自身文化的孤立與枯萎。(改寫自林承勳<專訪翻譯學家單德興>)

乙  翻譯從來不是兩種語言的等值替代,而是原文的再創作。翻譯中文古典詩,有可譯和不可譯的範疇,但不可譯範疇並非無法處理。以翻譯杜甫律詩<旅夜書懷>為例,英國外交官弗萊徹為它套上英雄雙韻體的古典英詩外衣,呈現維多利亞詩歌風格。劉若愚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則試圖透過句式、詞類的平行對應,呈現原詩對仗的部分樣貌。杜甫在詩的末句以「天地一沙鷗」提供聯想意境,是中文古典詩「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常用手法。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直譯此句,即試圖保留中文古典詩簡潔含蓄的特質。有其他翻譯家則另外添加「尋找庇護所」之意,固然便於英文讀者理解,卻限制讀者想像而「抑」縮了詩意。

109指考國文單選第10題

10. 關於翻譯的認知,下列敘述與甲、乙二文最相符的是:
   (A)翻譯工作者將原作以另一種語文轉化時,既是再創作,同時也引介了異文化
   (B)翻譯使用「歸化」手法,較易接近完美;使用「異化」策略,較易遭受批評
   (C)機器翻譯發達的時代,翻譯工作者的可貴在於成為「益」者,而非「易」者
   (D)中文古典詩譯為英文,不可譯的範疇多;古典英詩譯為中文,可譯的範疇多

今年指考國文科的特色是文學性非常強,強調「閱讀遷移」的能力。考生要把以往讀過的文本,透過綜合情境能力,運用於沒看過的文本上,進而分析和比較,完全不似傳統的閱讀題型,只要從文本中找到關鍵句就能答題。(以上摘自中央社2020/07/04 <指考國文這題爆難 分析唐獎得主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英譯杜甫名句>,答案就在下文中。)

導入課外閱讀 擴充學習深度與廣度

窄化的閱讀觀認為閱讀就是看文字,事實上,閱讀的關鍵在處理訊息。若學生能從文本「擷取訊息」進而「歸納解釋」,最終「分析評鑑」,才算是具備充分的閱讀素養能力。

身為父母的各位,文章開頭的指考題目你花多久時間消化完?你是否會擔心孩子將來的閱讀能力也會無法歸納與分析這麼長的內文?第10題雖然探討的是大學程度的「歸化」與「異化」,卻也將名詞解釋放在內文,只要閱讀素養能力足夠,不難理解答案為何為A。

國語課的語文教學,老師用心設計,讓學生學習討論、聆聽、分享、思考、提問、佐證、發表而能讀懂,進而提筆寫作。但課內文本終究不夠,因其面向較窄化,而服膺新課綱全方位開展的學習趨向,教師也應該導入課外閱讀,以擴充學生的學習深度與廣度,並檢驗學生是否能將課內的學習策略遷移到課外。所謂瓜熟蒂落;課內瓜熟,蒂落也會落在課外閱讀上,創造學生更豐富的學習經驗。

學生與家長平日就應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配合課程以繪本、橋梁書、少年小說、期刊雜誌等課外閱讀融入。這些文本是材料,提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力、理解力、分析力與辯證力,並且能夠建立自己的主張。日後學生便有能力與自己對話、與他人交流、與社會接觸、與世界接軌。教師和家長再透過精準的提問,促進學生聚歛及擴散思考,進而質疑、辨析,最後整合並表述實踐,讓成長出自內在並像迴力鏢,最終回到自己、長出能力。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老師希望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有許多推動閱讀的策略,多是由上而下的指導模式,其中「好書擂台賽」、「好書介紹推薦」等都是小朋友之間的閱讀分享比賽。有個問題值得思考─大人是否也參與其中?
或許我們以為孩子年紀小,不必知道成人在讀些什麼,所以很少和孩子們談書。殊不知,「談書」的效益無遠弗屆。
「談書」又稱「書談」,就是聊書。很輕鬆的,談談一本書,聊聊一本書,讓閱讀成為家庭生活中的日常話題。

四月某個周一,下午一點到一點半,全國進行萬安演習。一點整,校園廣播響起:「萬安演習開始,請各班關閉電源,安靜等待。」四月天氣不致於悶熱,關掉風扇,小朋友可以忍耐,但這三十分鐘做什麼好呢?趴著休息嗎?發呆發愣嗎?只是等著嗎?
小朋友問了一句:「什麼是萬安演習?」我說:「萬安演習是軍方和民眾聯合進行的防空演習,演練戰爭時大家的應變能力,演習期間人車要進行疏散和交通管制。」演習和戰爭議題有關,這讓我想起個人極喜歡的一本書《偷書賊》,便跟學生談起。

《偷書賊》特別的是以死神為第一人稱敘述,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因戰爭民不聊生,主角十一歲女孩莉賽爾的媽媽不得不將姐弟送到寄養家庭。

冬天的德國冰天雪地,母子三人搭火車前往寄養家庭的途中,莉賽爾的弟弟病死了,母女兩人中途下車處理弟弟後事。莉賽爾跟著掘墓工人在白茫茫雪地中吃力的走著,這時,從一個工人的大衣口袋中掉出一本書,後頭的莉賽爾眼看四下無人,她撿起這本書偷偷放進自己的大衣內,這是她人生偷的第一本書。莉賽爾偷的第一本書,說它是書也不算是,上頭寫著「如何埋葬死人」,這是一本工作手冊。莉賽爾為什麼要偷一本掘墓工人的工作手冊呢?因為她對文字實在是太渴望了。

我輕輕的說著,四年級的學生們靜靜的聽著,無一騷動,時鐘分針也幽幽的走著。當校園廣播再度響起:「萬安演習結束,各班級可以下課。」校園一陣歡聲雷動,這時我也將談書告一段落,請我的學生下課休息,只見學生安安靜靜的起身離開教室,有別於外頭的眾聲喧嘩。
這場不在計畫中的書談,學生聆聽我分享閱讀經驗,感受我的情感,我們在微暗的教室共同感受一本書,時間雖短,分享一本好書足矣,師生彼此收藏了這份寧靜美好。

在鼓勵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有大人的參與,在與孩子談書中,我看到熱切的眼神。透過談書,學生知道老師以身作則,不只叫孩子讀,老師自己也讀,表現身教;透過談書,學生知道老師的閱讀態度與閱讀喜好,也得到閱讀推薦的效果。透過談書,拉近師生關係,美好美妙的交心交流。

在功課成績之外,和孩子找不到話題的家長,就和孩子談書吧!校園中、家庭裡,輕鬆自在的聊書,也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談書」讓親子或小朋友之間的互動更言之有物,也談出生活的養分和光彩。

►延伸閱讀:神啊,請給我的孩子多一點「素養」!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素養小學堂》,葉惠貞 著

天下文化-素養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