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anva圖庫
結構技師蔡榮根教你看好屋、選好宅,一起尋找「安全的家」
曾有藝人家住大直豪宅,被樓下住戶控告放任孩子跑跳,製造噪音擾鄰,雙方為此鬧上法院。對以公寓、大樓等集合住宅為住家的都會區民眾而言,這樣的糾紛可說無日無之,只是因為發生在知名藝人身上,才引起媒體關注。
噪音和漏水是最容易引起樓上樓下糾紛的兩大問題,而且兩者都不容易找到問題的根源。我們都知道聲音是因物體振動而產生,並透過空氣和固體等介質而傳播。聲音可以往上下左右傳播,不像水主要是由上往下流,所以噪音的問題比漏水更加複雜。
引起樓上樓下糾紛的噪音,若懷疑是因樓上孩子跑跳、拖拉家具等而產生,其實只要雙方心平氣和,相約時間做個測試便可真相大白。
若是的話,互謀改善之道。雙方流以意氣之爭,只會增加處理成本。在過去案例中,也常發現噪音的來源並不是來自樓上的住戶。
衡量聲音大小的單位是分貝(db),1 分貝是人類耳朵開始能聽到的聲音大小。
20 分貝以下的聲音,我們認為是安靜的,30 分貝大約相當於情侶耳邊的喃喃細語,冰箱的嗡嗡聲大致為 40 分貝, 50 至 60 分貝是我們正常交談的音量,60 分貝以上就屬於吵鬧範圍了,可以讓人從睡夢中驚醒。
馬路上汽車穿梭的噪音介於 80 至 100 分貝,95 分貝相當於摩托車啟動的聲音,汽笛聲為 120 分貝,爆竹或槍炮聲為 180 分貝。
▌ 運用房屋樓板,減緩「樓板衝擊音」
樓上孩子跑跳、拖拉家具或重物落地等產生的噪音,稱為「樓板衝擊音」。
樓板的隔音功能測試可以根據國家標準所規定的方法量測:在建築物樓板上層放置一座持續發出 90 分貝衝擊音的發聲器——這樣的音量相當於馬路上機汽車的噪音,遠大於樓上住戶活動可能產生的聲響,樓板下層規劃可以隔絕外界音源的收音室,進行測試。
鋼筋混凝土造老舊公寓大樓的樓板厚度大多為 12 公分,較新的大樓樓板厚度則為 15 公分。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測試結果,15 公分厚鋼筋混凝土樓板下量測到的收音量為 75 分貝,因此一般集合住宅的樓板,最多只能隔絕 15 分貝左右的樓板衝擊噪音。
參考其他國家隔音標準,內政部營建署於 101 年 1 月 1 日頒布實施「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46-6 條」,將分戶樓板衝擊音的樓下收音標準定為 58 分貝以下。建築技術規則進一步規定,15 公分以上的鋼筋混凝土造樓板與 19 公分以上的鋼承板樓版(鋼結構大樓的樓板),地板面材內必須加鋪可降低噪音 17 分貝(可從 75 分貝降到 58 分貝)的橡膠或玻璃棉等緩衝材;12 公分以上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則必須降低噪音 20 分貝。
因此,你選購或租用的住家建物,若是 101 年 1 月 1 日以後取得建照興建,應該不用擔心樓上孩子跑跳製造的噪音。
▲ 樓板上正在加鋪具有隔音效果的橡膠緩衝材
法令不溯既往,所以政府無法強制中古屋改善樓板的隔音功能,一般人也不會為了樓下住戶加鋪隔音材。家中孩子還小的家庭,裝修房屋時若有更換地板的需求,建議採用木質地板,隔音及吸音效果會比硬質的拋光石英磚或大理石地磚好,可以預防未來與鄰居的糾紛。
▌ 噪音來源可能是「水錘效應」
在家聽到腳步聲或重物掉落的咚咚聲,不一定是樓上鄰居所製造的聲響,也可能是水錘效應所產生。
不管是雙併或多併的集合住宅,各樓層都會有共同管道間,做為各住戶供水幹管、排水管、汙水管和浴室上方排風孔的共通管道。各樓層住戶的給水管線,都與來自屋頂水箱的同一供水幹管相連接。
以 12 層大樓為例,供水幹管高低落差至少達 36 至 40 公尺,當低樓層用水的住戶突然關閉水龍頭時,給水管內來自高處的水流慣性會突然衝擊水管壁,造成震動,若水管沒固定好,便會撞擊管道間牆壁,發出類似腳步聲或重物掉落的聲音,稱為水錘效應。
貫穿各樓層的中空管道間,就像吉他的音箱,會放大水錘效應產生的噪音,並可能透過管道間的牆壁傳到鄰居家中,聽到的人總以為是樓上或左、右鄰居動作太大所產生。
一般供水管會裝設水錘吸收器及減壓閥,若大樓住戶不時聽到樓板或牆壁有咚咚聲,有可能是水錘吸收器或減壓閥老化故障,或裝設數量不足所致,建議向管委會反映,請專業水電商來檢測是否為水錘效應,及固定水管的鐵件是否鬆脫。
如果是的話,對症下藥即可解決問題。除了水錘效應外,樓上住戶沖馬桶、洗澡的水流聲音,樓下住戶常常可以聽得一清二楚,這也是大樓住戶常遇到的噪音困擾。可將水管用保溫棉或玻璃纖維等吸音材料包覆,並增加配管的固定點及止震墊來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