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了解這檔最強台股的本質和運用方法,會讓你省下數百小時的研究時間,加速退休時程!
在投資的世界裡,「槓桿」這兩個字往往帶著危險和冒險的意味。然而,真正了解槓桿的使用方式,則能讓你在投資道路上事半功倍,資金運用可以更加具備效率,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值得學習的投資知識點。
近期,我發現市場上有一本書籍提及熱門投資標的:ETF,如何善用槓桿來達到更好的績效?這本顛覆你對ETF既定印象的書——《槓桿ETF投資法》,或許可以給予你更多關於風險與報酬的指引。
這本書不僅提供了詳細的槓桿ETF運作機制,作者還分享了如何透過槓桿實現穩定且相對高效的投資回報,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閱讀《槓桿ETF投資法》這本書後,我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投資觀念,原先對於槓桿ETF有疑問、疑慮的朋友可以好好咀嚼這本書籍帶給你的知識。《槓桿ETF投資法》的作者大仁哥,不僅是個知名的部落客,還致力於推廣正確使用槓桿的概念。他透過這本書,詳細介紹了槓桿ETF,特別是元大台灣50正2(00631L),並希望讀者能夠理解並善用這一工具。
▌ 槓桿投資的基礎概念
大仁哥首先為我們揭露槓桿投資的神秘面紗,他提到「生命週期投資法」中的一個重要觀點:提前借出未來的錢來進行投資,以享受「複利效應」。然而,這樣的方式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慎重考慮風險承擔能力,也是大多數投資者不願意、不認同借錢投資的邏輯。實際上,他建議利用「兩倍槓桿」來放大投資收益,而「槓桿ETF」正是實現這一策略的便捷工具。
▌ 曝險比例與槓桿
書中對於曝險比例的概念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釋。簡單來說,曝險比例是指投資者承擔風險的資金比例。以台灣50正2為例,它是兩倍槓桿,因此投資100萬元的曝險相當於200萬元。這種設計使得投資者可以用較少的資金獲得更高的曝險比例,
同時享受潛在的高收益,但同時你也可能面對更大的投資虧損風險。
▌ 槓桿ETF的特性與誤解
槓桿ETF常被批評不適合長期持有,主要原因在於其「每日平衡」機制帶來的成本。
然而,大仁哥指出,這種機制的存在是為了保持曝險比例的穩定,雖然會產生一定的內扣費用,但若能正確理解並運用槓桿ETF,仍可達到長期投資的目標。
此外,雖然槓桿ETF沒有配息,但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是「總報酬」,即資本利得與股息的總和。
書中強調,台股市場本身具有高殖利率的特性,即使是沒有配息的槓桿ETF,通過期貨的逆價差效應,長期持有仍可獲得不俗的收益。以台灣50正2為例,其歷史數據顯示,即便在考慮內扣費用後,總報酬率仍顯著高於其他ETF。
▌ 投資策略的實踐:善用槓桿ETF,提高現金流
最後,大仁哥分享了「50:50策略」,即50%的資金投資於現金,50%投資於台灣50正2。
這樣的配置不僅能夠平衡風險,同時增加現金流的靈活性,還能充分利用槓桿ETF的高回報潛力。透過這本書,我了解到槓桿ETF雖然具有一定風險,但只要合理運用,完全可以成為長期投資的一部分。
▌ 全新視角看待「槓桿投資」
我認為《槓桿ETF投資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槓桿投資。
大仁哥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複雜的投資概念,並且提供了實際可行的投資策略。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它打破了對槓桿投資的誤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全面的投資世界。
對於那些願意深入了解槓桿ETF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個寶貴的資源。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感受到投資不僅僅是選擇對的工具,更是要有正確的心態和策略。只要能夠理性分析,謹慎操作,槓桿ETF完全可以成為投資組合中一個有力的工具,協助投資者在投資路上走得更遠、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