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auza Aqilah on Unsplash
遭逢重大變故、手足無措之時,若有一人從天而降、及時伸出援手,並且提供最實質、最貼近的幫助,我們會形容這就像「天使下凡」;倘若是如此,那麼照護病榻上家人的外籍朋友常常就是家庭裡的天使。
《我的朋友阿米娜》透過孩子瑞瑞的眼睛看見家庭中的巨變,看見原本平靜的一家人因為外婆中風兵荒馬亂。在風暴中,大人們手忙腳亂,疲於奔命,瑞瑞抱著疑惑等待外婆回家,連問起外婆都讓媽媽淚眼汪汪,可想而知一家大小承受多少有形無形的壓力。
這一天,外婆房間多了許多機器和日用品,過去不曾出現在家中的物品,還多了一張床;媽媽說外婆要回家了,而家中也會多一個人:來自印尼的阿米娜。
這個開場相信是台灣許多家庭的共同經歷,一位外籍看護的到來,不只讓急需幫手的家庭獲得喘息,更使其免於崩塌。家中有需要照護的成員,其他家人常疲於奔命,除了常態上的事務外,醫院家庭兩邊跑對體力和精神都是極大的消耗,更別提許多的突發狀況和隨機應變,心力和體力的挑戰無法言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從去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長期照護問題推向更嚴峻的局面:醫院內嚴格的進出管制與陪病者規定,讓家屬必須超前部屬病患的照護,在相互替手極為困難的情況下,看護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而外籍看護又因為疫情影響入境困難,來台人數急降,讓台灣立即面臨照護人力的短缺。這場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鏡,醫療、照護……等制度等環節是否完善一照便知,而長照就是其中之一,原來,台灣在人口老年化的狀態下,是多麼依賴外籍看護。
此時《我的朋友阿米娜》出現得正是時候,這本不到一百頁的小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外籍看護與台灣家庭的日常與互動躍然紙上,透過瑞瑞的眼睛窺見離鄉背井、隻身在外的阿米娜融入台灣家庭的身影與姿態。
瑞瑞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就和阿米娜成為好朋友,放學回家後往外婆房間跑,賴在阿米娜身邊。阿米娜的生活、信仰、飲食和文化一點一滴成為家庭裡的一部分,為台灣家庭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由內到外,從外婆到瑞瑞,阿米娜看似生命中的過客,卻也是重要的貴人;因為不同文化而產生的生活小細節讓孩子未離開家門前就體驗到文化間的差異以及互相尊重的核心價值,除了被照護者得到安頓,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何嘗不是重要的學習呢?
許多外籍看護是老年人邁向最後一哩路的真正陪伴者,我們在近期許多國內外的影視作品中也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像是《花甲少年轉大人》裡的越南籍阿春,在一姐過世後陪著子孫辦後事,笑看家族內的暗潮洶湧,儼然是家人而非外人;電影《鋒迴路轉》(Knives Out)更是犀利,利用一場謀殺案將外籍看護的陪伴、老者的遺產繼承及移工居留的議題一併拉到檯面上,探討錯綜複雜的人性。
此書雖簡單易懂,適合孩子閱讀,但絕對沒有偷懶地將細節草草帶過,對伊斯蘭教和清真寺逗趣的描寫和介紹、製作斑蘭糕的細節、照護患者的日常與作息、耗盡網路用量也說不盡的鄉愁,更將阿米娜對親生兒子的思念寫得絲絲入扣。台灣的外籍看護雖然來自各地,但說阿米娜是外籍看護的縮影也絕不為過,作者何逸琪細膩地將阿米娜的形象托出,除了希望呈現活生生的情感個體,更希望透過《我的朋友阿米娜》讓孩子對外籍看護有立體寬闊的認識,更進一步理解這群遠道而來、承受有形無形壓力的人們。
長期照護是一件勞心勞力的工作,外籍看護領取微薄的薪資卻背負著專業、細心又艱鉅的工作內容,遠道而來做一件連親情都可能被消耗殆盡的事,實在需要更多的理解關注和彼此體諒,而《我的朋友阿米娜》會是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