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座冰箱,我不會用它來囤積食物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如果我有一座冰箱,我不會用它來囤積食物

如果我有一座冰箱,我不會用它來囤積食物

Photo by Ernest Brillo on Unsplash

每年大考結束後,某些題目總是會引起全網熱議,今年學測作文題目「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同樣也是造成討論風潮,題目新穎且開放,讓不少網友在留言區紛紛寫下小作文。我看到這個題目時,忍不住也開始幻想,如果我真的有一座新冰箱,它的裏頭會是什麼模樣?我想,對我來說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讓它塞得太爆炸!

你家也有一座裝滿食材的冰箱嗎?
這些食材有的可能被塞在角落,不知不覺地陪伴主人很久;有的吃完後沒有好好包裝,已經面目全非,甚至染上別的食材的氣味;有些更可能是從頭到尾都沒被打開過,不知道是在冰食材還是冰塑膠袋,而這些食物最終的命運只有一個───丟掉。

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年浪費68萬噸的食物,廚餘桶可堆出1萬3500座台北101,有這麼多剩食,除了食物資源分配不平均之外,也與我們的購買習慣息息相關。為了節省時間與生活方便,我們習慣到賣場購買大包裝的食物,有時購買的份量其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需求,導致食材過期,同時,賣場的商品也有過度包裝的問題,只是買一個小東西包裝卻像俄羅斯娃娃一樣要層層拆開,這些不必要的垃圾與浪費,對大地之母來說都是傷害,也在為我們往後的日子種下惡果。

要減少浪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需要多少買多少」,一來不僅減少浪費,二來也能確保食材的新鮮度。近幾年環保意識抬頭,加上政策宣導,不少人出門會自備環保袋,大家不妨提著環保袋到傳統市場走走看看,購買散裝的食物,揮別過去總是買超出份量的習慣,同時也是在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一條布、便當盒、麻繩網等等,都是你在買菜時的得意小助手。

如果你覺得只有食材可以買到散裝的,那麼我必須說,請容我為你推開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無包裝商店。

無包裝商店顧名思義,就是你必須自備容器來購買,店內的東西皆是零售散裝,不論是米、麵條、豆類、雜糧、調味料、油……,皆是以秤重的方式定價,店內不提供一次性塑膠包裝,用多少買多少。除此之外,有些無包裝商店也會賣散裝的洗衣精、沐浴用品,這些商品通常都是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成分。雖然現有的無包裝商店大多集中在台北,但是等到大家漸漸習慣這類型的消費模式後,相信未來無包裝商店一定全台各地都會陸陸續續萌芽。

 
(圖片來源:Unpackaged.U 臉書粉絲專頁)


(圖片來源:零居 Zero Living 臉書粉絲專頁)

老實說,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太便利了,讓我們不知不覺地製造出很多垃圾,但是仔細想想後會發現,其實有許多垃圾都是能避免的,例如打翻水時用抹布取代多張衛生紙擦拭,或是自備環保餐具吸管,這些雖然看起來都只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但當你我都開始身體力行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省下的垃圾量也是非常可觀。

我曾經問過我朋友,你們能準確說出一個禮拜製造多少垃圾量嗎?所有人包含我自己基本上都支支吾吾,因為有太多「順手」的習慣所製造出的垃圾量被我們忽略,但是,看完《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後,我相信這對夫妻可以大聲地說他們可以!

尚潔與楊翰選這對夫妻所提倡的,就是盡量不製造垃圾,因此他們外出不論購買任何東西皆會自備容器,購買二手用品,自己製作牙膏與洗髮乳,用布取代衛生紙與衛生棉,最最最厲害的是,他們連婚禮與生產都貫徹這份理念,將垃圾控制在一個小桶子的份量。若不是他們實際完成這份計畫,我真的不敢相信有人能將婚禮辦得如此環保,喜帖以線上的形式發送,減少紙類垃圾,還親手縫製宴會桌上的小手帕代替衛生紙,而戶外會場則是挑選花草做為裝飾,結束後能回歸自然也能讓賓客帶回去,我覺得最特別的是,他們的伴手禮是新娘親手編織的提網,裡頭裝著小農生產的有機橘子,看起來可愛又能感受到滿滿心意。


(圖片來源:《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

要辦場簡單溫馨的婚禮,背後需要大家不停來回溝通才得以完成,有時光是在長輩這關就過不了(覺得麻煩、不夠氣派等等),但是他們用行動證明婚禮可以環保又充滿人情味,在省去多餘的環節後,婚禮才是新人們的婚禮,不需要額外的闖關活動,不需要換裝時間,新郎新娘們能好好地坐下來跟親好友吃吃飯敘敘舊,接受大家的祝福,才是婚禮真正的意義。

當初因為看到了國外的TED演講,啟發尚潔踏上了零垃圾之路,我發現讀完她寫的書後,我也會想嘗試看看減少生活中製造的垃圾量,就像當初的她一樣。而當開始減少垃圾排量後,內心的垃圾也會跟著減少,因為你會發現有許多物慾其實根本不需要,我們原本有擁有的東西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你覺得環保生活好像很難,那不妨先從小地方開始改變,第一步就是───快去檢查你家冰箱有沒有囤積過多食材吧 !

►相關書籍:一心文化《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 尚潔、楊翰選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