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可以這樣說?用「3W對話」開始學習路上的根本!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原來我們可以這樣說?用「3W對話」開始學習路上的根本!

原來我們可以這樣說?用「3W對話」開始學習路上的根本!

圖片來源:canva 圖庫
最簡易實踐又能激發孩子學習動機的3W對話幫助每個孩子自我覺察、自我教練、自我領導!,

《翻轉課堂的教練式提問》這本書,是國文老師陳珮汝分享她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她發現,單純講課、要學生背書,效果其實不太好,所以她改用「教練式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思考,找到學習的動力。

她設計了一套「3W 對話法」,也就是問學生「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可以怎麼做?」這樣一來,學生就不只是聽老師講,而是自己開始想、開始說。

書中也提到很多實際例子,比如她怎麼用《空城計》教學生領導與判斷力,或是用流行歌來讓學生更懂宋詞。她還設計了一些小工具,像是思考帽、慢想筆記等,幫助學生表達自己、整理想法。整本書讀起來很親切、也很實用。

這本書最重要的理念是:老師不只是傳授知識的人,更是引導學生成長的陪伴者。如果你是老師,想讓課堂變得更有趣,或希望學生更主動學習,那麼這本書會很適合你。

▌用 3W 對話法,探究事物本質

3W 分別代表的是 WhatWhyHow這其實就是 Simon Sinek 的黃金圈理論,可以幫助人們透過發問來探究事物的本質。

「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可以怎麼做?」在閱讀時對自己做這個 3W 提問,就能讓自己對一項知識的印象更深刻,也更知道如何運用。

簡單來說,這讓我們在學習上不是死背,而是深刻理解。

其實我們在學任何東西的時候,也都是透過 3W 來學習。例如我最近在學習與比特幣有關的知識,我就會對自己提問「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我想買比特幣?」「如何購買比特幣?」這一串問題理解完後,我就更有底氣去購買比特幣,把它作為我的資產之一。

▌透過 AI 輔助閱讀

書中有一部分在談如何用 AI 輔助閱讀,大意是把自己看不懂的部分記錄下來,然後再丟給 AI,向它提問。

這種閱讀方式挺有意思的,我自己也會這麼做。在使用 AI 上,我會再請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做連結,或是用我們熟知的人事物做類比、生成故事之類的。這麼做可以讓資訊不單純只是資訊,而是還包含了故事性、熟悉性,這樣的資訊特別容易被腦袋吸收,當然,輸出到社群平台上也能獲得較多的聲量。

然而,另一種 AI 輔助閱讀我就很不建議了,就是用 AI 快速總結一本書(電子書),然後直接吸收 AI 整理給你的精華。這樣的讀書效果我也實測過,效果不盡理想,無法長期記住書中知識。因為你只是請 AI 把資訊羅列出來而已,並沒有親自理解書中的脈絡,少了脈絡就等於少了理解前因後果,你等於是強記答案。然而,這世上有個通則是,「強求來的,最後都不會是你的」。強記答案,最後只會忘掉。

擁有閱讀動機,才是最強大的「閱讀技巧」

人們常常有讀不下書的困擾,又或是讀到一半昏昏欲睡,到最後根本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書中提到,要擺脫如此困境,就是為自己找到閱讀動機。

閱讀動機指的是,為什麼你想讀這本書?

一定是某個原因觸發你想讀這本書的慾望,可能是生活上出現了某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又可能是工作上遇到了困難,而你為了想解決這些問題及困難而讀書。例如你發現自己最近都睡不好,想要找到幫助睡眠的資訊,所以你透過 Google 查到了一本名為《為什麼要睡覺》的書,這觸發了你想讀這本書的動機;再例如你想透過經營自媒體賺錢,但你不知道如何做,所以你透過 Google 查到了一本名為《個人品牌獲利》的書,這觸發了你想讀這本書的動機。

透過以上的例子你會發現,因為你主動地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解決工作上的困難,或是想變成更好的自己,所以你想讀某本書的動機就在腦中油然而生了。一旦有了閱讀動機,你就會知道自己要看哪些書,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在讀的過程完全不會感到無聊、想睡覺,因為你知道自己能從書上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找到閱讀動機,就是最強大、最關鍵、最根源、最底層的閱讀技巧。


本文作者為 進化村站長 施定男

►購買連結:五車商城MOMO

►延伸閱讀:親身領受生命真實的療癒與解脫:《中道》
►延伸閱讀:童話故事外的風景與賞析:《皮諾丘》永恆經典的重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