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Rae Angela on Unsplash
大家都知道孕婦因為賀爾蒙的變化,情緒容易大幅度波動,除了親朋好友之外,產檢醫師的角色舉足輕重,足以鎮定孕婦焦躁不安的心情。我是一個生產過兩回的女人,很幸運地跟了一位溫柔的婦產科醫生,他不僅關心肚中胎兒的健康,對於孕婦的身心也不忽略,記得每每產檢的開頭,醫師總是這樣問候:「妮婷,最近身體和心情狀況還好嗎?」
「當女人可以了解她有多脆弱時,也是她最強壯的時候。」
這一次閱讀《診間裡的女人》讓我有機會以婦產科醫師的視角,端詳每一位進入診間的女人,讀到的不僅是這些深刻在林醫師心底的故事,更是勾起我同樣身為女性在成長過程當中,曾面臨過的性別刻板、權力不對等的無奈。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女生,至今仍常被媽媽詢問是否要拚個男胎來傳宗接代,我很能理解母親的價值體系,因為我的母親為了生下男生,從十八歲嫁給父親之後,便一胎接一胎的生了七個女孩,直到她三十歲出頭,終於如願所償生下弟弟。而這十幾年的生小孩心酸,她常常流著淚與我們傾訴,如生完大姊的隔天抱著新生兒自己走路回家,生完四姊的隔天立刻幫忙爸爸的漁船賣魚,甚至,她曾起心動念想將當時剛出生的我(老六)與鄰居的男嬰交換……,每每聽著母親過往的故事,既是為她心疼,也同時為當時的女性感到悲哀,社會氛圍硬套在女性身上的帽子,真是甩也甩不了。
後來,我在成長過程,被強迫得接受男性至上的觀點,弟弟是金孫不需要做家事,可以擁有無盡資源……,讀到《診間裡的女人》其中一章〈伴侶與家〉時,林醫師這段話讓我心有戚戚焉:
「……順長輩順習俗的意涵,女性沒有被期待爭取權益,沒有被鼓勵勇敢反抗,沒有被希望積極實現自我,最後就是一再貶抑自己的價值,連自己都把自己看成賠錢貨,連自己都不敢爭取自己和孩子應該被愛的價值。」
推廣男女平權制度多年,然而從心思敏銳的林醫師診間筆記當中,你是否嗅出性別平權的勝利氣味?
或許是摩羯座的硬骨子性格作祟,成長過程猶如上述的幾行文字,不服氣的我在大學唸社會心理學系時,逐步受到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的啟蒙,漸漸找到自己的價值,過程雖然辛苦,也承接了許多不堪,畢竟要敲破長年來的核心信念談何容易,一次次滿身荊棘,步履蹣跚鼓勵自己要勇敢,要打破自我框架,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診間裡的女人》一則則故事或多或少讓女性讀者在其中找到自己曾遭遇過的雷同片段,也讓我們不禁心疼那一則則故事背後所經歷的辛酸,然而就如林醫師在書中寫的:女人其實比自己所知道的、社會刻板印象所以為的,堅強多了。
最後,想以我的論文指導教授賈紅鶯老師她的書中《關係是傷 也是藥》這句話作為結尾,讓我們為身而為女人感到驕傲!敬女人!
「當女人可以了解她有多脆弱時,也是她最強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