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在呼救》:沒說出口的,更需被聽見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沒說出口的,更需被聽見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沒說出口的,更需被聽見

攝影師:Kat Jayne,連結:Pexels

「每個月她來,都傾倒一整個月分發生的事:班上的小團體、英文老師很機車的事、補習班老師很好笑、跟閨密又吵架了……很多時候我只是聽,一直聽,像個迎接放學孩子回家的媽媽。」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寫下這段話的謝依婷醫師,短髮,笑容有點腼腆,看起來會以為她還是大學生,但她其實是「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主治醫師。

很多時候我只是聽,一直聽,像個迎接放學孩子回家的媽媽。──讀稿時,每次讀到這一句,我都眼睛紅一遍,而編輯一本書至少會讀上六遍有餘。聽著孩子,把孩子的情緒、表情、肢體、行為……「聽進心裡」,這是多麼深邃的溫柔,又廣大的包容啊。大人眼裡所謂難搞、弄不懂在想什麼的孩子們,渴望的無非也就是有人能細心聽見、協助他們抽絲剝繭,去理清那些他們自己也不曉得怎麼了的心事。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從零歲到十八歲都看。我們多麼重視我們的孩子呀,但兒心科醫師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令人驚訝的稀有。某方面也顯示大眾對於精神科(身心科、心智科),尤其是孩子們到此看診的「貼標籤」。但是在這本書,謝醫師充滿溫暖和愛的故事裡,我們感受到了涵容與理解,就像一位家長給予的回饋:

「孩子在診間可以盡情扭動,不會有人老要他乖乖坐好;孩子一直被鼓勵,可以加滿油,再自信地走出診間。連我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化解了與孩子的對立和誤解,得到了療癒。甚至到後來,陪孩子看診的我,總會很認真地聽醫師與孩子的對話,因為在這樣的互動裡,蘊藏著許多教養與陪伴孩子的技巧。」

要寫關於謝依婷醫師的人物故事,一開始有些忐忑,因為就只見過一面。但是當回想著書的內容、訊息對話,便發現由文字真的能感受一個人多麼有「溫度」。

原本不明白到底怎麼回事,每一篇故事都令人感動落淚(所以編這本書從頭哭到尾),但下筆的情感一點也不張揚、不煽情哪。就是那麼自然地呈現每一回在小小診間,她所觸及孩子們的,心底深處──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在日記中寫下這句話的孩子由媽媽陪同而來,都是媽媽在講,少年異常沉默。醫師卻敏銳地從他放在提袋裡的一本書,讓少年開口訴說恐懼,但那是他爸媽無心去聽的。她寫道:「有時我也會懷疑,在沒有爸媽參與的情況下,我到底可以幫上孩子什麼忙呢?」

‧當聽媽媽轉述孩子忘了帶學用品,上課時失控跑出教室,她聯想的並非現場的混亂,而是連結到炎熱的夏日午後,孩子跑出教室外的心情。她寫道:「我們哪一個人,沒有想從令人困窘的現況逃出去過?操場上,會不會有蝴蝶翩翩飛舞?躺下來,能不能看見藍得讓人想去海邊的天空?」

‧來到兒心診間的,往往是親子一起,而她除了跟孩子站在一起,也細膩關照家長的難為。有個媽媽講著講著哭了,說:「有時候我都覺得根本就是我來看診……」

讀著讀著我似乎明白了,動人的是發自醫師,而流轉於孩子與重要他人(尤其是父母)之間,那分好想去理解彼此的愛。

這位在看到孩子時會不自覺微笑的醫師,或如她所寫「因為長期與孩子們相處,大抵都有點天真可愛、有童心、不喜張揚爭辯、溫文低調,像夜空裡默默掛著的月亮,守護著夜路上的孩子」的兒心科醫師們,面對的病人不是病人,而是他們用上每一分有限之力,細膩守護成長的每一顆珍珠。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我們的孩子在呼救》,謝依婷 著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謝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