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愛我孩子,他怎麼可能自殺?!」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我真的很愛我孩子,他怎麼可能自殺?!」

「我真的很愛我孩子,他怎麼可能自殺?!」

攝影師:cottonbro,連結:Pexels

國三的小雨為了考上前三志願,日以繼夜地拚命苦讀,但或許是龐大的焦慮,小雨開始拔自己的頭髮與眉毛。每天早上,小雨的媽媽都要幫小雨畫眉毛與編頭髮,以遮掩部分頭皮、眉毛沒有毛髮的痕跡。而小雨的爸爸看到小雨這副模樣,總是大聲咆哮,責備媽媽:「妳沒在上班,怎麼連一個孩子還照顧不好!」為減緩小雨的焦慮,媽媽假日盡可能帶小雨外出走走,但不論走到哪裡,小雨一坐下,就把學校的課本拿出來讀……

這是擔任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多年的蔡宜芳心理師,在她的新書《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裡的第一篇文章。這樣的青少年狀況,我們或許並不陌生,但宜芳心理師令人動容的是,藉由與小雨及小雨媽媽的無數次談話,她挖掘出在小雨的課業焦慮底下,其實深藏了一個像黑洞般的糾葛與祕密。

這個巨大的黑洞祕密是,原來,小雨的爸爸從小在課業表現上總是不如自己的哥哥,而爺爺又不斷拿這兩兄弟做比較,而當小雨的堂兄、堂姊成績都很好,小雨的爸爸就希望小雨表現得更出色。但小雨媽媽的哥哥,小時候是資優生,卻因無法承擔壓力,而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生命,所以不同於小雨爸爸的深切期待,小雨的媽媽只害怕一件事,她害怕自己的女兒會因壓力太大而生病,一如童年時期她的哥哥。

因此,小雨所遭遇以及肩上背負的遠遠不只是課業表現的壓力而已,她所承載的是爸爸媽媽過往人生的疼痛與創傷,所以,若只是看到小雨對課業的焦慮,而疏導小雨別過度在乎成績等等,那並未處理到問題的核心與關鍵。最終的處理方式,除了宜芳心理師的溫柔傾聽、同理外,還必須將小雨爸媽的問題納進來。

其實在台灣,若問父母,「你愛你的孩子嗎?」「你了解你的孩子嗎?」「你關心你的孩子嗎?」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會給出肯定的「當然啊,我最愛我的孩子了。」甚至有些父母更會強調「我可是把所有的心力都給了孩子啊。」

但父母這麼愛、這麼了解,又這麼關心孩子,孩子卻不快樂,有些孩子壓力爆表到有各式心理上的狀況,有些孩子甚至還開始傷害起自己,根據統計資料,青少年自我傷害,甚至走上絕路,逐年攀升,屢屢創下新高。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這本書裡,宜芳心理師從青少年的課業、人際關係、與父母的相處,甚至愛情等諸多面向,以最真實的案例,探討了青少年所面臨的種種困境與難題,並給了我們溫柔又專業的解答。

本文作者為 寶瓶文化副總編輯 張純玲

►延伸閱讀:你家也有火爆青少年?──《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相關書籍:寶瓶文化《接住墜落的青少年: 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 及他們不安的家庭》,蔡宜芳 著

開根好_接住墜落的青少年_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