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傾聽,才不會錯過彼此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唯有傾聽,才不會錯過彼此

唯有傾聽,才不會錯過彼此

攝影師:Thought Catalog,連結:Pexels

或多或少,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得到這個時代有一個嚴重的問題──「表達」的比重已經遠遠超過了「聆聽」,表達得當似乎比好好聆聽來得備受重視,但是很少人深究這個問題背後的含意。《你都沒在聽》作者凱特‧墨菲(Kate Murphy)長年為《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等各大媒體採訪、報導。她認為缺乏傾聽,足以「引發戰爭、傾家蕩產、友誼破碎」,而這有一部分,可歸因於網路給了每人一支「虛擬的麥克風,讓我們暢所欲言,還能過濾掉與我們相反的意見」。

網路社交過程中,溝通頻率看來更加密切,實則教人空虛得很,由於這股空虛感,我們滑手機也滑得更凶。大腦愈來愈忙,卻缺乏滋養。我們鮮少打開自己的心靈空間,全心全意開放地傾聽另一人到底想說什麼。作者以為:「情感的深度需要身心跟另一個聲音共鳴才能達成。而真正的傾聽,就是身體、心靈、理性、感性被另一個人的敘述給打動。」

本書作者花了兩年時間鑽研聆聽的相關研究,釐清傾聽過程涉及的生理機制,以及對人類心理與情緒的影響。此外,她切實訪問了各行各業人士,深入瞭解傾聽在各個職業中扮演的角色,進一步探討「願意傾聽」與「不被傾聽」的對話有何差異,而認真參與的傾聽可以形成何種漣漪效應,達到實質的溝通。

檢視過作者整理的一篇篇研究實證後,我們會發現,傾聽是人類獨有的美妙行為。
打開耳朵,是一種不帶偏見的嘗試舉動,在共享的時空下,我們觀察彼此,留心對方與自己的動作、反應,同時試著感受對方語調中的情緒,甚至弦外之音。當然,我們不是靈媒,無從掌握對方的前世今生,但全然「在場」已是一件難得的禮敬與尊重之舉。當你如實地聆聽,在某段時間內讓兩人的生命共融,很難不讓人口吐真言,以真情真意回饋。這也是這本書一開始就點出的,「所謂的傾聽,很多時候關乎你如何回應,能不能引導人清楚表達出內心的想法,並在過程中也讓自己的想法成形。」

傾聽是一種主動的行為,而主動傾聽的重點在於「接納的心態」,而不是「外在的姿態」。
跟自己說話的方式,則會影響一個人聆聽他人說話的方式。不論傾聽的對象是家人、親友,還是同事、老闆,最終都必須提升自身的覺察力,也就是學會傾聽自己的需求,進行內在對話,最終才會意識到溝通時遇到的阻礙及關卡。即便是自言自語、腦中不受控的連串妄念,或是傾洩而出的抱怨、挑剔、批判,都能在辨認與過濾的過程中得到緩解,因為你首先面對了自己。

科技不斷增加生活便利性,世界改變的速度也愈來愈快,再不重拾傾聽的美德,我們將一再「錯過彼此」,以及每一刻獨一無二的經驗。即使花了時間溝通,也達不到該有的互動品質,等於放棄深度認識彼此、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

本文作者為大塊文化副總編輯 飛踢娜

►延伸閱讀:你不是寂寞,你只是忘了怎麼「聆聽」
►相關書籍:大塊文化《你都沒在聽》,凱特‧墨菲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