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Miguel A. Amutio on Unsplash
對於二十一世紀訊息暢通(抑或資訊爆炸)的社會,「專家」一詞不是特別吸引人,也不見得傳達令人望之卻步的專業度,反而帶著一點高冷迂腐、不問世事的菁英感。那麼,曾經擔任醫師工作的英國教授羅傑‧倪朋(Roger Kneebone),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專家的書?倪朋早年在南非擔任外科醫師,回英國後轉到了內科,之後又在醫學院開課,教授跨領域課程。他以自己擔任實習醫師到成為資深醫師、教授的各種情境與障礙,描繪出他心目中的「專家之路」。
學徒、熟手、師傅的角色關係
這條由學徒、熟手到師傅的職業路徑,核心概念來自歐洲中世紀的行會制度及學徒制。一般人想到工匠的培養,只會想到經過多年苦熬、終於出師的學藝過程,但以這套制度來思考專業的養成,能產生更具體的想像。
在學徒階段,我們面對的多半是重複性的工作,一開始很難熬,也很難看到其中的價值,但是慢慢地,我們進入實務社群,體驗組織的運作方式,熟習工作空間、與他人合作的訣竅,也有機會練習感官的語言,瞭解關鍵的工作訣竅,如「各就各位」。
當技術漸漸成熟了,成為一名熟手,有機會離開師傅的工作坊出去闖蕩,這時必須承擔獨當一面的風險。你培養出自己的「聲音」,同時也具備了聆聽的能力,知道很多時候「重點不是你」。在專業愈加純熟時,甚至可以在龐大的壓力下即興發揮。
經過多年的鑽研,你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達到了師傅的層級。你面臨尋找新方向的挑戰;面對年輕一輩的新手,也知道如何分享知識;看到別人的問題點,有能力協助對方跨越關卡,甚至扮演繪製「地圖」及嚮導的指引角色。
專家之路,也是追尋志業之路
這些清楚系統化的階段,彼此的界限並非絕對分明。有時在熟手階段,可能需要再回頭熟悉基礎的技能,重新學藝。在師傅階段,也有可能在傳承的過程碰上挫折,不得不另外求援,探尋其他可能性,重新檢討自己看事情的角度。
由此可見,倪朋所謂的專家之路,並不侷限於學習的心路歷程,而是打造專業技能時需要克服的各種挑戰。以他自己的職涯為例,他原本的職業是醫師,但他認為醫學並非純科學,也不僅僅是工藝或藝術。他在學生時代花了很長的時間學習專業知識,這屬於科學;如何執業、看診、動手術,算得上工藝的層面;細部觀察病患、釐清問題,則已進入藝術領域。
因此,走上專家之路不單單是探討如何專精一門學問或習得一技之長,還牽涉更廣泛的「學藝」倫理、職涯規畫,甚至人生在世的終極意義。
專家就像水面下看不見的魚
專家並不容易定義。一般人認為的專家通常是在社會上具備一定地位、學識或權威的人士,而我們面對專家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放矮一截。不過,這本深入專家的著作,更側重專家養成的「內在旅程」,「專家做的事大都不易看見,就連自己也沒察覺。身為專家,與你如何思考和理解事物有關,那是一連串內在過程呈現的結果,讓你成為你。」
作者試圖擴展專家的定義,將我們生活周遭那些經年累月投入某件事的人士都納入專家的範圍,而非依據社會普遍的標準,認定醫師、教授、學者等專業人士,才算得上專家。
此外,他也摒除了成為專家的附帶利益與目的性。我們想要成為專家,多半是為了擁有一份專業,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但倪朋言明:「朝著成為專家的路邁進,本身就會帶來報酬;逐步接近成為大師的目標,心中將湧出深深的滿足感。」這是本書最鼓舞人心之處:親自走上專家之路,獲得最多的終究是自己,為的不見得是某個世俗肯定的價值,而是碰觸生命的核心。
在事事講求速效的時代,我們早已忘卻花費大量心血、投入一項志業是怎麼回事,也難以想像歷經磨難可能帶來深刻的體驗。我們希望在短時間內尋求成就感和外界的肯定,往往被追求的目標牽著走,反而忽略內在的轉變更難能可貴。
(Photo by Rita Morais on Unsplash)
從「成為什麼樣的人」到「做那件事的人」
與其說,這本書試圖告訴你如何成為專家,不如說,作者畫出一張詳細的地圖,勾勒出各個關卡所要面對的「怪獸」;它不直接告訴你成為專家的步驟有哪些,而是把職業生涯如實、生動地描寫出來,而這樣的追求又是如何和一個人的生命緊密交織。
由此,我們很難將專家之路與個人的生命旅程切割開來。倪朋一開始就提到「本體轉換」一詞,我們從事什麼行業、投入什麼專業,涉及一種「身分建構」的過程。所以我們小時候會說「我想變成什麼人」,但經歷職涯的歷練與轉換之後,我們逐漸成為「做那件事的人」。這種潛移默化的內在轉變,也是人的一生能有所用的重要過程。
本書試圖將這條道路圖像化,任何人的出發點都是「一無所知」,理想的終點便是「傳授一生的智慧」。一路上有顛簸、各種深谷懸崖的險境,有時長達好幾年,路旁風景一派無聊平淡,讓人不禁想放棄。不過倪朋教授苦心孤詣,用各種不同行業的案例、甚或他自己犯錯的糗事,來呈現每個階段的核心精神。
值得職人深入探究的武功密笈
這本書不只描述專家養成的過程,也藉由各個階段面臨的情境,指出關鍵問題。即使時代變遷,潮流起伏不定,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流行的職業隨著世界局勢不斷變化,練好基本功絕對是必須的。
試舉幾個較特殊的例子。在「空間與其他人」一章,倪朋提到養成「各就各位」的重要性,「專家不會只處理一件事,他們的注意力不會只擺在眼前的工作。他們會提前做好準備,知道東西放在哪裡。」就像好的廚師除了掌握烹調技法,也需要讓廚房運作流暢、條理分明,不拿錯工具。
第七章「重點不是你」講到魔術師的表演核心,不只是讓人眼花撩亂、神乎其技的手法,如果「少了觀眾,動作就只是動作,沒人看,就沒有魔術」。魔術師與觀眾的互動,發生在一個共享的空間、一個魔幻時刻,是雙向的交流,缺一不可。
「培養自己的聲音」在熟手階段是一道關鍵的門檻。每個人都可以學到技術,但要如何消化、甚至「重塑」,足以決定能否獨當一面。技巧純熟是一回事,如何運用、賦予感官上的觸動,更為緊要。更上一層,則是心的觸動。可見「內化」是專家養成必得面對的過程,相當於有意識地處理進階問題。個人特色要顯露出來,要能觀察、模仿出色的專家,但最後還是要靠自己摸索、參透該走哪一條路。
集中的專業 vs. 跨領域的思考能力
前幾年台灣出版界出現不少講斜槓、零工經濟的書籍,加上網路傳播快速,斜槓人生一時蔚為熱門話題,好似多才多藝才能存活下來。不過,後來又有一股反思的力量,探究斜槓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斜槓也不見得是未來職場發展的定數。可以確定的是,複合型人才在許多職位都不可或缺。專家之路走到後來,突破的關鍵就是創新,除了傳承核心的價值與技能,也端看能否挑戰自家領域的本質,以嶄新的角度思考既有的問題,進而改變整個產業的走向或趨勢。
倪朋舉了微創手術先驅約翰‧韋克漢(John Wickham)的事蹟為例。韋克漢是泌尿科醫師,一直使用傳統的開腹手術,為病人取出腎結石。但他不滿足於此,結集不同專業人士的力量,研發各種新點子。有一次,他的團隊想辦法將管線連同迷你望遠鏡伸進腹腔中,取出結石,開發了小切口的腎臟手術,也是最早的腹腔鏡手術。
成就專家之「道」──自我的完成
如果有人認為,「我胸無大志,根本不想成為專家」呢?或是「我從來沒有找到想要專精的領域」?的確,生命足跡沒有公式可循,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專家。不過,人終將要面對自我實踐的需求,這可能發生在職場、家庭,也可能在內心深處,姑且稱之為「自我的完成」。
這本書沒有教列式的步驟,而是以生動有趣的實例,告訴讀者為何需要瞭解專家的養成──他們如何練好基本功,如何學會聆聽內在與外界的聲音,又是如何突破一道道關卡。專家之路上的「破關技巧」,只要運用在工作上、生活中,細緻地思考、鑽研對應的元素和情境,不論人生旅途面對什麼樣的風景與曲折,都找得到方法,應對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