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培養不怕失敗的性格 | | 開根好 SquareGood
  • 搜尋
  • 關於

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培養不怕失敗的性格

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培養不怕失敗的性格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是什麼感受嗎?

別想歪,我說的是你的各種第一次:
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交到朋友、第一次面對考試、第一次逛街、第一次墜入愛河、第一次痛徹心扉、第一次吃到美食……,我們的人生,就是由種種的第一次串連而成,每一次的第一次都是未知的體驗,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第一次,卻大大影響著我們往後的人生。

俗話說的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若是事物的第一印象就帶給我們不好的感受,要是之後再遇到同樣的事,大腦便會自動產生「OO=討厭」的連結,我們便會拒絕再嘗試一次,甚至可能會間接認為「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我做不到」,對自我認知產生偏差,誤以為自己原先的性格就是對這件事不在行───這就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提出的「定型心態」

「定型心態」便是讓生活是由過去來定義,認定過去的結果就是絕對,抱持這類想法的人認為性格並無法改變,一切都是天生的。但這是屬於一種過早的認知,且這樣的認知並沒有證據的支持,而是完全出自於個人的主觀判斷,讓自己侷限住自己。

相對的,我們該抱有的是「成長心態」,也就是相信我們的性格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多加練習必定能夠改變,讓生活由未來去定義,不因為第一次的失敗而放棄努力。當我們是以成長心態去迎接挑戰時,你會發現真的有奇蹟發生,原先以為不可能的任務居然都做到了!

那麼,要如何讓定型心態轉變成成長心態呢?

心理學家班傑明.哈迪在他的著作《我的性格,我決定》中提到,想要讓痛苦的經歷變成是成長的動力,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只將痛苦藏在心裡,讓它像一根刺一樣,時時刻刻扎著你,因為這一根刺,讓你怕痛,怕受傷害,導致今後的人生都因為它而綁手綁腳,讓你誤以為自己原先就是如此脆弱的人。你需要找個信任並有同理心的人,將你的創傷說出來,每說一次就是在強迫自己正視一次問題,將你的心魔揪出來攤在陽光下,才有機會消滅它。

著名的創傷學者彼得.列文就曾說過:「創傷並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而是在沒有『有同理心的陪伴者』的時候,我們藏在心裡的那些事。」,正因為我們沒有將心裡的創傷與他人討論,只用主觀的想法來判定這件事,容易陷入錯誤迷思,若是可以有人分擔你的創傷與失敗,我們就能越快從中解脫,因此,身邊有位附有同理心的陪伴者是件極為重要的事。

而我,就有被有同理心的陪伴者拯救過的經驗。

小學時期的我曾經去上過直排輪課,第一天上課時,我連單純的站立都做不到,眼看著全部同學都已經可以跟著老師開始溜了,只剩我一個人在場邊扶著欄杆跌跌撞撞,當下滿腦子都是負面情緒,心想再也不要來上課了。回家跟朋友抱怨過後,朋友馬上說「那我陪你練習!如果可以學會溜直排輪一定很酷!」,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利用課外的時間練習,最終果然順利跟上大家的進度,也讓我體會到溜直排輪的樂趣。

但如果當初沒有跟這位朋友分享我的不安,我想我應該就會在第一堂課後就放棄,並且這輩子從此認定我就是不擅長做這件事,而忽略自己的可能性。

我很感謝生命中有具有同理心的朋友,他們的傾聽與陪伴,都讓我有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也讓我期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成為他人的「有同理心的陪伴者」。要成為有同理心的陪伴者,重點是要了解對方,而不是表現自己,至少要給時間讓對方打開心房,避免一開始就急著提出一堆建議,沒有人喜歡被說教,太急著想釐清對方的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

班傑明.哈迪就建議我們以問句代替肯定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像是:

-「可不可以再幫我多解釋一點?」
-「因為這件事,你的未來會有何不同?」
-「你現在可以做什麼讓自己繼續向前?」
-「我能幫上什麼忙?」

等到對方回答之後,我們可以複述他們的說法,以確保沒有聽錯或漏聽,接著再請他們多說一點。最重要的是,這一切必須出自於真摯的心。唯有帶著真切的心,才能建立信任,而信任,會帶來自信與希望,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其實我們也是在幫助自己。

理想性格是能夠後天養成的,試著挑戰讓 Impossible 變成 I’m possible 吧!

►相關書籍:天下文化《我的性格我決定》,班傑明.哈迪 著
►延伸閱讀:恆毅力—努力的科學,只有自己能幫自己找到人生的機運!
►延伸閱讀: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出身貧民窟的麥當勞執行長(上)

開根好_我的性格我決定_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