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Nick Chong;來源:Unsplash
這是一本談交易的書,但許多內容確實也可以延伸到整個人生。
作者是一位全職交易者,這本書裡主要寫的是他全職交易這幾年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悟,並不是一本談太多交易技巧的書。
大學時期也接觸過股票、期貨,有一陣子也想過自己有沒有可能做全職交易?於是做過一些嘗試,也看過很多相關的書,接著我發現,全職交易一點也不簡單,一點也不輕鬆,有非常多的挑戰和考驗。雖然在那個過程中我賠掉了一些錢,也體認到自己離全職交易有多遙遠,但這段經驗確實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就像這本書中作者想傳遞的,交易和人生的很多關係。
能執行、有邏輯的策略才是重點
想要長期且持續的靠交易獲利維生,需要的並不是精準的投資眼光,交易並不是投資,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需要的當然是不同的做法。投資的時候需要具備眼光+資金+時間,簡單說就是買對標的,買得夠多,持有得夠久。但交易不是,交易賺的是每一次進出的價差,可能是做多(買低賣高)或是做空(賣高買低),相對來說交易時更需要的是策略與執行,也就是需要自己掌握邏輯並經過驗證的一套交易策略,或說是交易系統。這套策略也許有時候會輸,但長期而言仍舊可以帶來正的期望報酬。光是只有策略也不夠,還必須要有確實的執行,就像書中也有提到程式交易,其實程式不程式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策略本身的邏輯是否成立,以及是否能做到確實執行。
面對人生中的不同情境,我們會用不同的詞彙,如交易時用「交易系統」、「交易策略」,決定人生方向時會用「人生目標選擇依據」,不過本質上都是類似的思考脈絡。但如果想要經營人生而不是隨波逐流或全靠機遇,不也是需要一套人生策略嗎?這套策略裡頭最基本的幾個要素,例如選擇依據,面對各種人生問題時我們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做選擇做決策?以及基本態度,面對各種人生情境時我們要用怎樣的態度來應對?以及人生目標,整體來說期望人生朝向哪個方向前進?而且目標設定必須要夠具體。
以上這些要素套用在交易中也都類似,例如要有具體的交易目標、明確的交易依據等等。以及最重要的,這些目標、策略是否經過驗證?相較於經過驗證的目標與策略,單憑揣測而來的策略肯定站不住腳(幻想而來的策略當然站不住腳,經過驗證的目標與策略表現會穩定的多)。
了解人性,降低策略執行門檻
在交易中,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行情,而是自己。人並不全然理性,也充滿情緒和各種認知偏誤,這點我也是在大學那段時期,參與股票期貨市場的經歷中才第一次深刻感受,原來人性有這麼多的情緒和衝動,總是會手殘按錯、會手賤亂下單,或總是會心存僥倖的心態然後不遵守規則,總是會對帳面盈虧充滿得失心,賺錢的時候總是會自我膨脹、賠錢的時候總是不想面對……。 明明交易的目標是賺錢,但總是會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總是會想要打敗大盤,因而意氣用事,無法跟盤面保持距離。
人生也是。
很多時候我們最大的人生課題,就是如何跟自己相處,如何順應或克服自己的某些習性,來讓它不要成為我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阻力,或更好一點可以成為助力。有時候,自己本身就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課題,在這一點上跟交易也是很像。
關於怎樣才是更好的策略,書中有一段描述我非常有共鳴:
「一個策略的好壞之分,不在於它最後能為你帶來多少報酬,而是它能否讓你在沒有多餘的心理壓力下自在使用。」
通常我們會認為數字愈好的就是愈好的策略,但人並不是機器,就得考慮到人性。能夠讓我們確實並長期使用的策略,當然必須讓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心理壓力。
在人生上也是如此,常常我們會訂下一些新年目標,可能是要每天閱讀30頁的閱讀目標,或是要戒糖戒澱粉的飲食目標,或是要開始每天深蹲100下的運動目標。而我們都知道這類目標通常的下場是如何?大部分都是施行幾天就不了了之,為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執行起來有太大的壓力,在一些相關的書如原子習慣中,都提到為了習慣的養成及目標可以確實地執行,讓它盡可能的簡單輕鬆,盡可能地降低執行門檻,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在不同的層級,追求不同的目標
書中有一章名為「富人靠報酬率,窮人靠周轉率」,大學玩股票的時候也很常爬網路上的相關論壇,論壇中也常出現一句話:「窮人才在講賺幾趴。」
假設有一筆投資賺了500%,五倍!看似很多,但如果本金是一萬塊,總共賺了五萬,這似乎不算是什麼大錢,但如果本金一千萬,就算只賺5%,獲利也才五十萬。關於這件事我的感覺是,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搞清楚自己所處的層級,有些事情在不同層級時適用的邏輯是不同的,這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層級的差異。以交易來說,小資金追求的就不會是單次報酬率,而是整體獲利,也許靠的是超高倍數的報酬,或是非常高頻率的周轉,當資金大到一個程度,才會開始慢慢轉變為對於單次報酬率的追求。
整體來說這本書算是一本輕鬆小品,閱讀起來很順暢,不是那種會大量耗腦的大部頭書。設定上應該是寫給才剛開始交易、或還在猶豫要不要踏上交易之路的股市初心者,書中也並沒有提到太多實用的交易技巧,僅有一些大方針的交易心法,但我想最主要的,還是交易與人生的一些思考與體悟,很符合這本書的書名:《我炒的是人生,不是股票!》。